冬季颈椎病防治:承浆穴按摩等中医调理方案
冬季颈椎病防治:承浆穴按摩等中医调理方案
冬天到了,颈椎病频发,你知道吗?承浆穴不仅是面部美容的小秘密,更是缓解颈椎不适的大功臣。只需几分钟的简单按摩,就能让你远离冬季颈椎困扰,焕发美丽光彩。快来试试吧,看看谁会是你身边的颈椎救星呢?
冬季颈椎病高发,原因何在?
秋冬季节,气温骤降,寒风侵袭,易引起人体颈背部肌肉痉挛,进而导致颈椎病高发。颈椎作为人体的重要部位,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带来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变性退化以后,形成骨椎压迫脊髓、神经根、颈部血管,从而导致颈部疼痛和上肢肩部的一些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秋冬季节,气温较低,低温使颈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导致颈部肌肉、韧带等组织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从而容易出现僵硬、疼痛等不适症状。
承浆穴:颈椎病的冬季救星
承浆穴位于下嘴唇和下颌之间的凹陷处,属于任脉的穴位。其主要作用包括治疗面部疾患(如口眼歪斜、目赤肿痛、嘴角流涎、声带麻痹等)、牙龈肿痛、头晕头胀(感冒、发烧症状)以及促进消化功能(缓解口干、口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承浆穴的准确位置和作用如下:
一、位置:承浆穴属于任脉的穴位,位于下嘴唇和下颌之间的凹陷中,凹陷称之为颏唇沟,颏唇沟正中是承浆穴;
二、作用:
1.承浆穴主治面部,特别是嘴周围疾患,如口眼歪斜、目赤肿痛、嘴角流涎、声带麻痹等,都可以选择承浆穴。
2.承浆穴可以治疗牙龈肿痛,无论是上牙或下牙的疼痛,都可以选择承浆穴。
3.承浆穴也有泄热的功能,如果头晕、头胀,有感冒、发烧的症状,可以选取承浆穴进行治疗。
4.平时在家中可以按揉承浆穴,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使嘴中津液增多,缓解口干、口渴的症状,同时消化功能也会有所提高。各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按揉承浆穴都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承浆穴具有消肿止痛、提神醒脑的作用,可以改善脸部神经麻痹、牙龈肿痛、口腔溃烂,也可治疗中风昏迷、休克,也有消除颜面浮肿,美化曲线的功效。按摩方法: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名称由来「承」指承接,「浆」指口中浆液、唾液。古籍中「承浆,颏之上陷处称为『承浆』,穴当其处,故名;穴当饮食入口之下,以饮食为浆,当有上承饮食之义。」表示承浆因为位在嘴唇下方的凹窝处,宛如承接口中的唾液,故以此命名。穴位找法位在嘴唇与下巴中间的凹陷。寻找此穴位时可以将头部稍微往后仰,嘴巴微张,可使下唇与下颚间的凹陷更为明显。
其他自我保健方法
除了承浆穴按摩,还可以尝试以下几种颈椎保健手法:
1.按摩百会穴:用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最高处正中的百会穴,用力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2.对按头部:双手拇指分别放在额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分开,放在两侧头部,双手同时用力做对按揉动20~30次。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3.按揉风池穴: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颈后两侧凹陷处),其余手指附在颈椎头的两侧,由轻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4.拿捏颈肌: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放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双手用力对合,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5.按压肩井穴: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筋肉处),然后由轻到重按压10~20次,两侧交替进行。功效:通经活络,散寒定痛。注意:孕妇禁止使用,会引起流产。
6.按摩大椎穴:用左(右)手四指并拢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复按摩大椎穴(位于后颈部颈椎中最大椎体下方的空隙处)各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两侧交替进行。功效: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7.对按内、外关穴: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内关穴(掌横纹以上2寸,两肌腱之间),中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内关穴对面),同时对合用力按揉0.5~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功效:宁心通络,宽胸行气。
8.掐揉合谷穴:将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处),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双手交替进行。功效:疏风解表,开窍醒神。
9.梳摩头顶:双手五指微曲分别放在头顶两侧,稍加压力从前发际沿头顶至脑后做“梳头”状动作20~30次。功效:提神醒目,清脑镇痛。
10.按揉后溪穴:溪穴位于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的赤白肉际凹陷中。具体来说,后溪穴位于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手指按揉1分钟,双手交替进行。功效:舒筋利窍、宁神。
此外,在颈椎病患者的康复之路上,中医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能达到缓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等效果,从而减轻颈部疼痛。
饮食调理
中医讲“药食同源”,我们日常饮食中的许多食物同时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作用。面对颈椎病,中医同样有一套自己的饮食方法。
从中医角度看来,颈椎病病因有风寒湿邪、气滞血瘀、痰湿阻络、肝肾亏虚、气血阻滞等。因此根据不同中医辩证,可以在饮食中使用中药材作为药膳调理。
证型属风寒湿痹:葛根、干姜;
证型属气滞血瘀:蛇肉、黄鳝,适量饮酒;
证型属痰湿阻络:茯苓、天麻、扁豆、赤豆、薏米;
证型属肝肾不足:黑豆、香菇、黑芝麻、枸杞、羊肉、鹿肉、鱼虾、韭菜;
证型属气血亏虚:红枣、黑枣、桂圆肉、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