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医生推荐:崴脚康复训练法
刘强医生推荐:崴脚康复训练法
崴脚,医学上称为踝关节扭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据统计,约有85%的运动损伤是由踝关节扭伤引起的,而且其中有20%-40%的人会反复扭伤。崴脚后,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往往采取“忍一忍就过去了”的态度,结果导致恢复缓慢,甚至留下后遗症。那么,崴脚后应该如何科学康复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刘强推荐了一套实用的康复训练方法,帮助人们在家中自行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
专家简介
刘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康复医学科学科助理。他获得北京大学医学博士和医学学士学位,曾在美国哈佛医学院做博士后研究,是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和南丹麦大学(SDU)运动疗法双重认证专家。刘强医生在《柳叶刀-风湿病》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荣获2022年北京大学优秀青年医师奖等多项荣誉。
自我检查方法
在开始康复训练之前,首先要评估脚踝的功能状况。刘强医生推荐了两个简单的自检动作:
下蹲测试:双脚与肩同宽站立,慢慢下蹲。如果在下蹲过程中感到脚踝疼痛或无法保持平衡,说明脚踝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单脚站立测试:尝试单脚站立,保持10秒钟。如果无法保持平衡或感到剧烈疼痛,说明脚踝稳定性不足,需要进一步康复。
康复训练方法
当脚踝基本无痛,且通过上述自检后,可以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刘强医生推荐了三个有效的康复动作:
- 站立勾脚踝
- 动作要领:站立,将受伤的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方,脚尖点地。然后将前脚的脚尖尽量向上勾起,保持5秒钟,再慢慢放下。重复15次为一组,每天做3组。
- 作用:这个动作可以增强踝关节的灵活性和力量。
- 单脚提踵
- 动作要领:单脚站立,慢慢提起脚跟,用脚尖支撑身体重量,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放下。重复15次为一组,每天做3组。
- 注意事项:如果平衡感不好,可以扶着椅子或墙壁进行。随着力量的增强,逐渐减少辅助。
- 作用:这个动作可以增强小腿肌肉的力量,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
- 侧方抬腿
- 动作要领:侧身站立,将受伤的脚放在另一只脚的前方。慢慢抬起前脚,离地约10厘米,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放下。重复15次为一组,每天做3组。
- 作用:这个动作可以增强脚踝外侧的肌肉力量,提高稳定性。
注意事项
时机选择:康复训练应在脚踝基本无痛后开始,过早训练可能导致伤情加重。
循序渐进:训练强度应逐渐增加,避免过度训练导致再次受伤。
专业指导: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在专业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持续观察:训练过程中如果感到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就医。
崴脚后的科学康复非常重要,不仅可以加速恢复,还能有效预防二次伤害。通过刘强医生推荐的这套康复训练方法,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科学的康复训练。但需要强调的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康复进程也会有所差异。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