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联合国糖尿病日:警惕糖尿病足,这些预防要点请收好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36: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联合国糖尿病日:警惕糖尿病足,这些预防要点请收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糖尿病足的防治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在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之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种并发症,学习如何预防和治疗,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长期高血糖会引起神经病变,让患者足部感觉减退甚至丧失,比如可能感觉不到疼痛、冷热等刺激。同时,高血糖还会导致下肢血管病变,使足部血液循环变差。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得足部容易出现感染、溃疡、坏疽等情况,这就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的症状

  1. 皮肤改变:皮肤可能变得干燥、脱屑,弹性变差,颜色也可能发暗。还可能出现水疱、皲裂等情况。
  2. 感觉异常:足部感觉麻木、刺痛、烧灼感等,对温度、压力等的感知能力下降。
  3. 溃疡和坏疽:轻微的外伤、摩擦后就容易形成溃疡,而且溃疡很难愈合。如果病情恶化,就会发展成坏疽,也就是足部组织坏死。

糖尿病足的危害

  1. 影响生活质量:足部出现溃疡、疼痛等问题,会严重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像行走、站立等都变得困难,生活不能自理的风险增加。
  2. 面临截肢风险:一旦病情发展严重,感染无法控制,坏疽范围扩大,为了保住患者生命,可能不得不进行截肢手术。据统计,15% - 20%的糖尿病患者会在病程中发生糖尿病足,其中不少患者最终面临截肢情况。

关于糖尿病的常见误区

  • 误区一:少吃糖一定不得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通常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导致的。它与饮食、运动等多种生活方式有关,但单纯的少吃糖并不能保证不得糖尿病。
  • 误区二:只吃素不吃荤就可以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均衡饮食,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如果只吃素食,可能会缺乏必需的脂肪和蛋白质,从而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
  • 误区三:糖尿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主食。糖尿病患者需要均衡饮食,控制总热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但主食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不能完全避免或减少。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低血糖指数的主食,如燕麦、荞麦、玉米等,并适当控制摄入量。
  • 误区四:胖的人才会得糖尿病。虽然肥胖人群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但并不是只有胖子才会得糖尿病。瘦的人也可能因为基因、生活习惯等因素而患上糖尿病。
  • 误区五:没症状就不是糖尿病。很多人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吃、多饮、多尿,体重减少。但是具体到个人,症状就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只有其中一两个表现,或者完全没有症状。因此,即使没有明显症状,也需要定期筛查血糖,有助于及早发现和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

  1. 控制血糖: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确保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这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基础。
  2. 足部护理
  • 清洁:每天用温水(不超过38℃)洗脚,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间。
  • 修剪指甲:定期修剪指甲,但不要剪得太短,避免剪伤皮肤。
  • 选择鞋袜:鞋子要合脚、舒适、透气,避免穿高跟鞋、尖头鞋;袜子要柔软、吸汗、无破损,且不要太紧。
  1. 定期检查:患者自己要定期检查足部有无异常,比如皮肤破损、水泡等。发现异常请及时到医院骨科专科就诊。
  2. 健康生活方式
  • 饮食:合理控制饮食,少吃高糖、高脂肪、高盐食物,多吃蔬菜、水果(血糖控制好的情况下)、全谷物等。
  • 运动: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要注意避免足部受伤。
  • 戒烟限酒: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的影响。

糖尿病足的治疗

  1. 一般治疗:包括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血液循环等。比如通过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应用血管扩张剂改善下肢血管循环。
  2. 创面处理:对于足部的溃疡、坏疽等创面,要进行清创、换药等处理,促进创面愈合。
  3. 手术治疗:对于缺血严重,系统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患者,手术血流重建则是必要的措施;如果坏疽无法控制,可能需要进行截肢手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皮肤破损感染,需尽快到医院进行专业治疗,阻止伤口快速恶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时刻警惕不让小伤口变成大问题!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