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艇仔粥到云吞面:广州传统主食的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12: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艇仔粥到云吞面:广州传统主食的前世今生

在广州,一碗简单的粥、粉、面,不仅仅是日常的饮食,更凝结着这座城市的饮食智慧和生活哲学。从街头巷尾的小店到高端酒楼,这些看似平凡的食物,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制作工艺。

粥:淡薄之中滋味长

广州人食粥,讲究时令与养生。从《史记》记载的“饭稻羹鱼”到清代的“艇仔粥”和“及第粥”,每一碗粥都凝聚着岭南饮食文化的精髓。

老广食粥讲时令

粥的起源可以追溯至黄帝时期,广州人将食粥视为养生之道。从苦夏祛湿的荠菜老火粥到凛冬暖身的海鲜粥,每一道粥品都体现了广州人对时令和养生的讲究。

艇仔粥与及第粥的故事

艇仔粥源自疍家,最初是疍家人用新鲜鱼虾蟹等熬制的粥。后来,陆上店家仿制并改良,加入炸薄脆等配料,成为广州粥品中的经典。

及第粥则与明代状元伦文叙有关。相传伦文叙幼时家贫,邻近的粥贩每天用猪肉丸、猪粉肠等食材招待他。伦文叙高中状元后,特地回到故地,将这种粥命名为“及第粥”。

粉:爽韧软滑米香味

沙河粉:百年非遗传承

沙河粉的制作工艺独特,选用晚造龙眉稻米,经过八道工序精制而成。20世纪初,沙河粉村的创办人区又生成功将“沙河粉传统制作技艺”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肠粉:从街头小吃到餐桌美味

肠粉的制作工艺不断创新,从最初的布拉肠到抽屉式肠粉,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精神。一碟肠粉,可清淡如水,也可豪奢如盛宴,充分体现了广州饮食文化的包容性。

面:岭南面堪称一奇

云吞面:三代人的坚守

吴财记面家三代人坚守一碗云吞面,从磨面粉到压面,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精神。竹升面的制作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广州面食文化的代表。

伊面:出身名门的创新

伊面由曾任惠州太守的清代诗人伊秉绶发明,后经改良成为广受欢迎的主食。抗战时期,伊面在昆明西南联大广受欢迎,成为北方籍教授们的最爱。

一碗人间烟火,万千滋味心头

广州人对粥粉面的热爱,不仅体现在日常饮食中,更凝结成一种文化传承。从清晨到深夜,从街头小店到老字号茶楼,每一碗粥粉面都凝聚着广州人的生活智慧和情感寄托。

老字号金招牌

  • 沙河粉村:正宗沙河粉
  • 伍湛记:及第粥
  • 味稻粥城:猪杂粥、沙河粉
  • 沙湾联丰:猪杂粥
  • 熊记鸡粥:鸡皇粥
  • 芳记小食店:传统布拉肠
  • 吴财记:广式云吞面
  • 中国大酒店:广式云吞面
  • 坚记:伊面
  • 银记:牛肉拉肠和韭黄鲜虾拉肠
  • 源记:肠粉

本文原文来自52hrtt.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