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投资新姿势:双低VS正股驱动,该怎么选?
可转债投资新姿势:双低VS正股驱动,该怎么选?
可转债作为一种兼具债券和股票期权特性的投资工具,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其中,“双低策略”和“正股驱动策略”尤为受欢迎。那么,这两种策略有何不同?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
双低策略:稳健投资的首选
双低策略的核心理念是选择价格低且溢价率低的可转债,通过构建投资组合实现稳健收益。具体来说,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找出价格和溢价率排名较低的可转债构建投资组合,定期动态调整,剔除不符合双低标准的可转债,加入新的双低可转债。
双低策略的优势在于其防御性较强。在市场低迷时,由于可转债的债券属性,即使正股价格下跌,可转债的价格也不会跌得太低,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安全垫。而在市场上涨时,可转债的股票期权属性又能使其分享股市上涨的收益。
然而,传统的双低策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期可转债市场出现回调,低价可转债存在违约风险,因此传统的双低策略可能不再适用。文章提出了一种增强型双低轮动策略,通过中证非银转债质量指数的编制方式筛选优质可转债,规避违约风险。具体步骤包括剔除净利润为负的债券,选择营业收入增速较高的债券,以及根据ROE与市净率的比值进行排序。
正股驱动策略:追求高弹性的选择
正股驱动策略的核心思想是基于对公司股票前景的看好,选择相应公司的可转债进行投资。当正股上涨时,可转债的价格也会跟随上升。而且,可转债的价格波动相对正股来说可能更加温和,在正股出现短期调整时,可转债价格下跌幅度可能更小。所以,要选择那些转股溢价率合理或较低的可转债,这样当正股上涨时,可转债的上涨潜力更大。
正股驱动策略的优势在于其较高的弹性。在经济企稳回升、政策利好等背景下,正股驱动策略能够带来更高的收益。然而,这种策略也伴随着较高的风险。如果正股表现不佳,可转债的价格也可能大幅下跌。因此,投资者在选择正股驱动策略时,需要对公司的基本面进行深入研究,选择优质公司和高景气行业。
两种策略的对比分析
双低策略和正股驱动策略各有优劣,投资者应该如何选择?
从风险与收益的角度来看,双低策略更注重稳健性,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而正股驱动策略则追求更高的弹性,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
从适用场景来看,双低策略在熊市中表现更佳,能够提供稳定的收益;而在牛市中,正股驱动策略则能带来更高的回报。因此,投资者可以根据市场环境灵活调整策略。
实战应用与建议
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可以结合两种策略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案。例如,可以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双低策略,构建稳健的投资组合;同时,将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正股驱动策略,追求更高的收益。
在选择可转债时,投资者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指标:
- 转债价格:价格过高的可转债可能已经透支了未来的上涨空间,而价格过低的可转债可能存在违约风险。
- 转股溢价率:溢价率反映了可转债价格相较于转股价值的溢价程度。过高的溢价率意味着可转债的价格可能被高估。
- 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是考虑了可转债的票面利率、买入价格、到期赎回价格等因素后计算出来的实际收益率。选择到期收益率较高的可转债可以为投资提供一定的安全垫。
- 正股基本面:投资者需要对发行公司的财务状况、行业地位、发展前景等进行深入研究,选择优质公司进行投资。
此外,投资者还需要关注信用风险和退市风险。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部分转债出现退市、违约等情况,转债的定价模式发生明显变化,债底已不再绝对安全。因此,投资者需要谨慎选择,避免投资正股有退市风险的转债。
可转债作为一种兼具债券和股票期权特性的投资工具,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双低策略和正股驱动策略各有优劣,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和市场环境,灵活选择或组合使用这两种策略。无论选择哪种策略,投资者都需要充分了解可转债的基本特性,关注关键指标,做好风险管理,才能在可转债市场中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