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五幅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创作时间:
2025-01-22 20:13:4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五幅经典书法作品赏析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宋的范仲淹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文学家的才华横溢,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五幅传世经典书法作品,不仅是笔墨技艺的展现,更是他高洁人格与深邃思想的凝固。每一笔一划,皆见风骨,引领我们穿越千年,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

北宋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继承并发展了唐代的书法传统。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杰出的书法家,如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既有端庄典雅的楷书,也有潇洒自如的行书。北宋书法注重意境和气韵,追求笔墨的变化与情感的表达,对后世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书法作品。

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祖籍邠州,后居苏州。他忧国忧民,力推改革,提出十项纲领应对内忧外患。虽三次因直言敢谏遭贬,但每贬反增其“光”,彰显士人风骨。其生平跨越政治、文学,为后世敬仰。

范仲淹不仅以卓越的政绩与深邃的文学造诣闻名于世,其书法艺术同样令人瞩目。黄庭坚在《山谷题跋》中盛赞其书法风格,指出范仲淹落笔之际,既显痛快淋漓,又不失沉着稳健,直逼晋宋大家之风范。他对《伯夷颂》的书写更是深得前人精髓,展现了小楷之难,即在清劲中蕴含精神,脱俗而不失雅致。朱长文在《续书断》中提及范仲淹晚年潜心研习王羲之《乐毅论》,成就斐然,被誉为一代之墨宝,足见其书法造诣之深。明代唐锦则在《龙江梦余录》中进一步评价范仲淹书法,称其笔触极端劲健秀丽,毫无放纵飘逸之态,尽显大家风范。清代高士奇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范仲淹书法挺劲秀特,恰如其人,彰显出他高洁不屈、刚毅果敢的性格特质。

代表作品有:《道服赞》《远行帖》《边事帖》《岳阳楼记》等。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道服赞》赏析

范仲淹《道服赞》以其独特的小楷书法,成为书法史上的璀璨明珠。此作纵34.8厘米,横47.9厘米,藏于故宫博物院,展现了范仲淹书法清劲瘦硬、顿挫有力的独特魅力。全篇方正端谨,风骨峭拔,气势不凡,堪称字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此篇《道服赞》为范仲淹应好友平海书记许琰之请而作,赞其新得道服“清意洁身”。书法上,它深得王羲之《乐毅论》精髓,笔画瘦劲,结构峭拔,布局疏朗,透露出作者高洁不屈的品格。范仲淹虽非专职书法家,但其进士出身的背景赋予了他不俗的楷书功底,加之其文学作品的影响,使得《道服赞》备受珍视。历代名家、帝王及官宦的钤印与题跋,更增添了此作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底蕴,成为书法收藏界的瑰宝。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远行帖》赏析

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远行帖》,亦称《修答帖》,以其行书墨迹与疏朗布局闻名于世,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帖以粉花笺本为载体,纵31.1厘米,横39厘米,共计11行90字,字里行间流露出杨凝式及晋唐书法的风韵,尽显大家风范。作为一封写给友人的书函,《远行帖》行笔率意而不失法度,墨色变化间尽显笔墨之趣,展现了范仲淹深厚的书法功底与随性的文人气质。

范仲淹在书法领域素有“擅书”之美誉,黄庭坚更在《山谷题跋》中高度评价其书法,称其落笔痛快沉着,直追晋宋大家,与《乐毅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范仲淹独特的“钩指回腕”笔法,更是超越古人法度,独树一帜。

《远行帖》与《边事帖》合称为《二札帖》,均为范仲淹精心书写的书札,虽为即兴之作,却无一笔草率,每一笔都凝聚着作者的认真与细腻,书风严谨而明晰,恰如其人,展现了范仲淹严谨细腻的性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两件作品不仅为书法爱好者所珍视,更因其丰富的历史内涵与文化价值,被清乾隆、嘉庆、宣统等朝内府递藏,并收录于《石渠随笔》、《石渠宝笈·续编》等重要典籍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边事帖》赏析


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边事帖》,亦称《乡曲帖》,以其独特的行书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书法界的一朵奇葩。此帖粉花笺本,纵30.5厘米,横42厘米,共计13行93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为范仲淹五十四岁时的力作,此帖不仅是他与苏州知府富严(曾任刑部郎中)之间的情谊见证,更是他身处边疆、心系家乡的深情流露。

《边事帖》风格与《远行帖》相近,但更显爽利,透露出宋人“尚意”书风的初步特征。书法上,此帖瘦硬方正,清劲而不失法度,笔姿硬挺,骨力纯粹,展现出范仲淹刚正不阿、清廉自守的品格。杜甫有云“书贵瘦硬方通神”,范仲淹之书,正合此道,瘦而不枯,硬朗劲健,洋溢着阳刚之美。

在用笔上,《边事帖》精巧细腻,入锋衄挫灵巧,行笔提按迅捷,出锋收笔巧妙,每一笔都蕴含着书家的匠心独运。线条灵巧纤细,劲挺而精妙,笔轻而不飘、细而不弱,展现出范仲淹深厚的书法功底与独特的艺术追求。

字形方面,《边事帖》方正安和,如谦谦君子,给人以静态的安和之美。横画平正,竖画中正,长撇多以竖撇替代,展现出一种端庄而不失灵动的审美效果。同时,文字笔调轻灵、文雅,虚实、疏密空间关系讲究,刚柔、轻重的笔调节奏分明,消解了方正字形中的呆板严肃之气,使整幅作品更加生动自然。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师鲁帖》赏析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师鲁帖》除《二札帖》外,另有一珍贵信札《师鲁帖》,又名《致师鲁舍人尺牍》,行楷书体,历经岁月,字有残损,现存约百字。此帖纸本纵32.8厘米,横39.2厘米,附跋纵32.8厘米,横18厘米,布局错落有致,每行字数各异,尽显书法之韵味。范仲淹书法之风采,于此帖中可见一斑。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行书秀才帖》赏析



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行书秀才帖》,源自清三希堂法帖,藏台北故宫。其书法清劲雅致,含蓄内敛,章法疏朗,透空灵之美。壮阔幽深间,展宇宙意识与生命情调,方显空灵至美。此作映照博大胸襟,莹洁灵魂,引人遐想无限,留给观者一清新空灵之境,美不胜收。

清代书法大师王澍楷书《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赏析


清代书法大师王澍楷书《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纵33厘米横138厘米。不仅是文学瑰宝,其王澍楷书书法亦具非凡艺术价值。此作纵33厘米,横138厘米,布局宏阔,气势磅礴。王公之书法,笔力遒劲,线条流畅,与范公文中壮志豪情相得益彰。文中描绘岳阳楼之壮丽,与迁客骚人之悲喜,字里行间流露出忧国忧民之情怀,以及对理想境界之向往。书法与文意相融,使读者在欣赏书法之美的同时,更能深刻体会作者博大的胸襟与深邃的思想。此作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展现,更是文人心志的抒发,令人叹为观止。

欣赏范仲淹五幅书法与《岳阳楼记》,深感其书法风格清劲雅致,技巧娴熟,笔力遒劲,透露出文人墨客的高洁情操。散文《岳阳楼记》则以雄浑壮丽之笔,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意境深远,展现了他博大的胸襟与深邃的哲思,令人叹为观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