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曹雪芹《枉凝眉》读音变迁揭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56: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曹雪芹《枉凝眉》读音变迁揭秘

“枉凝眉”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作的一首曲子,出自第五回。这首曲子以贾宝玉的口吻,表达了宝黛钗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和爱情悲剧。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枉凝眉》的读音也经历了多次变化。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这首诗的读音变迁历程,揭示背后的文化传承与演变。

01

创作背景

曹雪芹(约1715年—约1763年),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02

清代汉语发音特点

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古音学。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今音学。近古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北方话音系,是北音学。现代音指现代的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03

读音变迁

“枉凝眉”三个字的读音变迁,反映了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让我们对比清代至今的读音变化:

  1. 枉(wǎng)

    • 清代读音:根据《康熙字典》的反切注音,“枉”字的读音为“乌朗切”,属于全浊声母,发音较为低沉。
    • 现代读音:在现代普通话中,“枉”读作第三声(wǎng),声调有所变化,但声母和韵母基本保持一致。
  2. 凝(níng)

    • 清代读音:清代的“凝”字读音为“奴丁切”,属于清声母,发音较为清脆。
    • 现代读音:现代普通话中,“凝”读作第二声(níng),声调和韵母与清代相似,但声母由清声母变为浊声母。
  3. 眉(méi)

    • 清代读音:“眉”字在清代的读音为“莫悲切”,属于清声母,发音较为明亮。
    • 现代读音:现代普通话中,“眉”读作第二声(méi),声调和韵母与清代相同,但声母由清声母变为浊声母。
04

文化传承与演变

诗词读音的变迁,不仅仅是语音的变化,更反映了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枉凝眉》作为《红楼梦》中的经典曲子,其读音的演变体现了汉语语音的历史发展,也展现了诗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读音差异。

  1. 语音演变:从清代到现代,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发生了变化。例如,清代的全浊声母在现代普通话中已经消失,清声母也发生了清浊变化。这些语音变化直接影响了诗词的读音。

  2. 文化传承:尽管读音发生了变化,但《枉凝眉》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却得以传承。这首曲子通过象征性的语言展现了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之间的爱恨情仇,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个人命运的束缚,也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人性、情感和社会现实的思考。

  3. 艺术价值:《枉凝眉》的读音变迁,也体现了诗词艺术的演变。从清代的古朴典雅到现代的通俗易懂,诗词的读音变化反映了语言的演变,也体现了诗词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05

结语

《枉凝眉》的读音变迁,不仅是一个语言学的话题,更是一个文化传承的缩影。通过对比清代至今的读音变化,我们可以感受到汉语语音的历史演变,也可以体会到诗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独特魅力。正如《枉凝眉》中所唱:“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诗词的读音虽变,但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却历久弥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