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科专家:每天运动半小时,科学实证提升记忆力
脑外科专家:每天运动半小时,科学实证提升记忆力
“每天运动半小时,记忆力提升不止一点点!”这可不是空口无凭,而是来自脑外科专家黄翔教授的科学建议。作为上海华山医院的主治医师和颅底外科副组长,黄翔教授不仅医术精湛,还擅长用诙谐的语言科普脑科学知识,被誉为“脑外科医生里的段子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黄教授关于提升记忆力的独门秘籍吧!
运动是大脑最好的投资
“运动是对大脑最好的投资。”黄翔教授如是说。运动不仅能提升大脑的血液循环,还能调节情绪、改善记忆力和注意力。具体来说,运动能增加大脑中的快乐激素,如多巴胺、血清素和内啡肽,让人感觉更加快乐和放松。同时,运动还能促进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产生,从而增加大脑神经元和神经连接的数量,对记忆力起到增强作用。
科学研究证实:记忆不止在大脑
最近,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研究震惊了科学界:原来,记忆不仅存在于大脑中,身体的其他细胞也能形成记忆!纽约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当非脑细胞(如神经组织和肾组织的细胞)受到间隔重复的化学信号刺激时,能开启“记忆基因”,展现出与大脑神经元相似的学习效应。这一发现不仅为理解记忆机制提供了新视角,还可能为治疗记忆相关疾病带来突破。
虚拟现实技术让记忆训练更有趣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则带来了一个更酷的消息:通过结合虚拟现实(VR)技术和非侵入性脑刺激,可以有效提升空间记忆能力。研究显示,参与者在戴上VR眼镜进入虚拟世界后,通过经颅颞叶干扰电刺激(tTIS)的辅助,回忆目标位置的速度显著提升。这意味着,未来我们或许可以通过这种创新方式,帮助老年人、脑损伤和痴呆症患者改善记忆力,而无需依赖药物或手术。
黄教授的实用建议
那么,如何将这些科学发现转化为实际行动呢?黄翔教授给出了以下实用建议:
每天安排运动时间: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可以选择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运动不仅能提升大脑功能,还能改善心情,让你的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利用“集中—间隔学习效应”,将学习时间分成若干个小段,每段之间安排适当的休息。这样不仅能避免大脑疲劳,还能让记忆效果更持久。
保持充足的睡眠:每晚保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让大脑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记忆巩固。
尝试新的记忆技巧:利用联想和联结的方法,将新信息与已知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生动的故事或图像,帮助记忆。
记住,提升记忆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正如黄翔教授所说:“运动和学习一样,都是对大脑的投资,而且这笔投资的回报率相当可观!”所以,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动起来,让大脑越来越聪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