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0年前稻作遗址、江淮最早聚落,3项考古发现填补历史空白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56: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9300年前稻作遗址、江淮最早聚落,3项考古发现填补历史空白
国家文物局13日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聚焦史前和夏文化重要考古发现,通报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和河南方城八里桥遗址3项考古最新进展。
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出土的部分陶器(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国家文物局供图)
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水稻田遗迹(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国家文物局供图)
皇朝墩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聚落遗址,年代距今约9300—8000年,发现有台地、环壕及水稻田等重要遗迹,揭示了上山文化至跨湖桥文化时期的稻作农业聚落,是长江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生动缩影。
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及发掘区全景(无人机照片,资料照片)。新华社发(国家文物局供图)
草堰港遗址年代距今约7200—6900年,为江淮东部已知最早的新石器遗址,特殊的低海拔湿地饱水埋藏环境使得大量有机质遗物得以完好保留,发现有陶、骨、石、木、玉、蚌等各类遗物2800余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填补了江淮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空白。
八里桥遗址发掘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袁月明 摄
考古人员在八里桥遗址观察土样。新华社记者 袁月明 摄
八里桥遗址出土的陶器(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此外,八里桥遗址是豫南地区已发现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二里头文化聚落,探明有多条沟类遗迹将遗址南部划分为5个区域,发现有大型夯土基址、祭祀坑等重要遗迹,出土有陶器、玉器、绿松石器等遗物,为探索夏文化地方城邑聚落形态、社会结构提供了新线索,是夏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突破。
本文原文来自新华社
热门推荐
查账征收个体工商户必看:申报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常见误区解析
X光一年只能拍一次?核磁有辐射?在医院拍这些“片子”有啥区别?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天道与人道的对比
三分线外的艺术:精准投篮的科学训练法
胸椎骨折伤残鉴定标准及流程详解
“作业熔断”,减负良策还是焦虑催化剂?
PLC基础知识:15个核心知识点详解
PLC编程入门,掌握PLC基础知识与工作原理
鸡蛋可以放入微波炉吗?如何安全使用
香港优才申请:英语水平是否有强制要求?
在职女性怀孕期间享有哪些权益保障?
融合多模态与模糊推理的可解释性机器学习股价预测模型研究【附数据】
大牙烂了只剩一点空壳了怎么办
空运包装老踩雷?液体粉状货物包装要求
无人机动力系统测试:实测数据与CFD模拟仿真数据关联对比分析
项目文控管理是做什么的
文控文员的工作计划怎么写
夫妻共同买房全攻略:从贷款到产权登记的关键注意事项
氨基酸是什么 氨基酸的性质
猪心汤好喝有技巧,汤鲜味美不腥不柴,做法简单,熬夜失眠要常喝
儿童书桌高度多少合适?这份实用指南请收好
推荐使用法律数据库:了解法律法规的便捷途径
法律文书有效性查询的实务操作与法律依据
阴历与阳历的区别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探讨
8个最佳开源内网穿透工具推荐
与痴呆患者、老年人的沟通技巧,五个原则请收好
惠州供电:创新“三线整治 四网合一”模式,助力“百千万工程”
色弱恢复最有效的方法
如何算闰年 闰年的由来
矩阵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