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南:四大环节全流程管控
化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南:四大环节全流程管控
化工厂受限空间作业因其环境复杂、危险因素多,一直是安全生产的重点和难点。据统计,近年来,受限空间作业事故占化工行业事故总数的30%以上,且多为重大事故。因此,加强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提高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是保障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
受限空间作业的定义与特点
根据《江西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受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受限空间可分为地下有限空间、地上有限空间和密闭设备等3类。
受限空间作业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 清除、清理作业,如对污水井、化粪池进行疏通、清掏
- 设备设施安装、更换、维修作业,如进入地下管沟敷设线缆
- 涂装、防腐、防水、焊接作业,如在储罐内进行防腐作业
- 巡查、检修作业,如市政领域的水、电、气等施工、运维、巡检
受限空间由于环境特殊、通风不良,易聚集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存在中毒、窒息、爆炸等多重风险。
作业前准备
安全评估与风险识别
作业前,企业应组织作业单位对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开展作业危害分析,制定相应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同时,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明确作业现场和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采取的具体安全措施与应急措施。
通风与气体检测
受限空间内应当保持通风,严禁向受限空间内通纯氧。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按照作业许可证或安全工作方案的要求进行气体检测,合格后方可作业。气体检测应包括氧含量、易燃易爆气体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等指标。氧浓度应保持在19.5%~23.5%,可燃气体浓度应小于其与空气混合爆炸下限的10%(LEL),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个人防护装备准备
作业人员应根据作业环境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
- 隔离式防护面具
- 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
- 防酸碱工作服、工作鞋、手套
- 防噪声耳塞或耳罩
- 安全带、救生索
- 照明设备
- 通讯设备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要点
监护人制度
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监护,监护人应具备应急救援能力,熟悉作业环境和安全措施。监护人应与作业人员保持持续沟通,确保作业安全。
应急处置
作业人员应熟悉应急处置程序,如遇异常情况或身体不适,应立即向监护人发出信号并迅速撤离现场。在有毒或窒息环境中,严禁摘下防护面罩。如需救援,应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救援人员使用正确的救援装备进行救援,严禁盲目施救。
安全许可证制度
受限空间作业实行安全许可证制度。作业前需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许可证应包括作业单位、作业地点、作业时间、作业内容、安全措施、审批人等信息。许可证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一个班次,如需延期,应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化工厂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指南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从安全评估与风险评估,到详细的作业方案与安全措施,再到通风与气体检测和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特别是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许可证的办理和保存,更是确保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让我们一起详细了解这些关键步骤,确保每一次作业都能顺利完成,保障每一位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