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每天10分钟,6种脚踝运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22: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每天10分钟,6种脚踝运动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俗话说,“树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腿”,腿部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人的健康状态。特别是小腿,甚至有种说法把小腿比喻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脚踝运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下肢功能锻炼方法,主要通过踝关节的屈伸和绕环动作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流动,从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01

科学依据

脚踝运动,也被称为“踝泵运动”,通过下肢肌肉节律性的收缩带动踝关节运动,使下肢肌肉起到像泵一样的作用。这种运动具有多种目的和益处,如增强肌肉力量、增强踝关节稳定性、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疼痛、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02

具体方法

  1. 屈伸动作:躺在床上,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的脚踝在空中做上下摆动,就像画圆弧一样。每次可以摆动10至15次,然后换另一条腿进行同样的动作。这个动作可以有效地放松小腿肌肉,促进血液回流。

  2. 绕环动作:躺在床上,一条腿伸直,另一条腿的脚踝在空中做360度的绕环动作。每次可以做10至15次,然后换另一条腿进行同样的动作。这个动作可以有效地活动脚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

  3. 站姿踮脚:身体站好,双腿自然放置,平时怎么站着就怎么站,手臂自然放在身体的两边,之后就用力把脚后跟给踮起来。同时手臂也是可以自然运动的,例如手掌心向下,手臂向前平举。这个姿势可以保持到自己尽力的地步,之后可以站好稍微休息一下,但加起来的时间最好是有10分钟,每天做一次就可以。

  4. 坐姿踮脚:坐着的话,就是两条腿并起来,之后以脚尖作为支点,脚分开来,左脚接着右脚的踮脚,一天做10次以上,可以缓解双腿疲劳水肿症状。踮脚尖时间不要过长,因为踮脚的时候身体的全部重量都是需要脚尖来维持的,会增加脚关节的负担。

  5. 走路踮脚:不仅是站着、坐着,就算是走着也是可以坚持踮脚尖的,走路的时候其实就是手臂不需要平举,怎么放舒服就怎么放,之后不急不缓地走就可以了。

  6. 平躺勾脚:平躺勾脚尖时,两腿并拢伸直,将脚尖一勾一放。可两脚一起做,也可进行单脚练习。此外,这毕竟是一种会锻炼到肌肉的运动,所以要是运动之后不好好地按揉一下小腿部很容易会导致小腿粗壮的现象发生。

03

注意事项

虽然脚踝运动好处多多,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进行。以下人群需要谨慎:

  1. 下肢骨折未愈合或内固定不稳定:运动可能导致骨折移位或内固定失效。
  2.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此时活动可能导致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3. 严重的踝关节损伤或疾病:如踝关节骨折、脱位、关节炎急性发作等,运动会加重损伤和疼痛。

在进行脚踝运动或其他任何运动、锻炼前,最好咨询医生或康复治疗师、教练等专业人士的意见。确定是否适合进行该项运动以及具体的运动方法和强度,这样运动起来更高效、安全。

04

综合建议

除了脚踝运动,以下生活方式的调整也能帮助预防和改善脚血管堵塞:

  1. 健康饮食:多吃富含Omega-3的食物,如深海鱼油和磷虾油,有助于降低血脂。同时,保持低盐、低糖、低脂肪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2. 适度运动:除了脚踝运动,还可以进行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

  3. 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可以减轻下肢负担,降低血管疾病风险。

  4.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会对血管造成伤害,增加血栓风险。

  5. 定期检查:特别是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定期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非常重要。

  6. 避免久坐:长时间坐着不动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每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

脚踝运动简单易行,不受场地限制,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通过坚持这项运动,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脚血管堵塞,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记住,持之以恒是关键,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为自己的血管健康投资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