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手机使用习惯比蓝光更影响睡眠
研究证实:手机使用习惯比蓝光更影响睡眠
“晚上玩手机真的会影响睡眠吗?”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人。最新研究表明,科技产品发出的蓝光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可怕。真正影响睡眠的可能是我们的使用习惯和心理状态。了解这些真相,或许你能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睡眠质量。
蓝光对睡眠的影响:最新研究怎么说?
近年来,蓝光过滤眼镜在市场上大受欢迎,许多人认为它能改善睡眠质量。然而,一项由墨尔本大学主导的Cochrane系统综述对17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令人惊讶:蓝光过滤眼镜可能对视觉疲劳、眼部健康和睡眠质量没有显著影响。
这项研究涵盖了来自六个国家的试验数据,涉及澳大利亚、捷克共和国、日本、挪威、美国和英国。研究发现,蓝光过滤镜片在缓解电脑使用引起的视觉疲劳方面可能没有短期优势,且无法确定其对视觉质量、睡眠相关结局和视网膜健康的长期效果。
蓝光如何影响褪黑激素分泌?
虽然蓝光过滤眼镜的效果存疑,但蓝光确实会影响人体的生物钟。研究表明,光照通过视网膜传递信息到视交叉上核(SCN),进而影响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特别是波长在445到480纳米的蓝光,对褪黑激素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这意味着在晚上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时,蓝光会减少褪黑素分泌,使人难以入睡,降低睡眠质量。
手机使用习惯:真正的睡眠杀手?
尽管蓝光对睡眠有一定影响,但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手机使用习惯可能比蓝光本身更具破坏性。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年轻人已成为熬夜的主力军。晚上玩手机、打游戏等习惯导致睡眠时间大幅减少,平均睡眠时间仅为6.75小时。这种不良的使用习惯,加上精神压力和心理因素,才是影响睡眠质量的罪魁祸首。
如何改善睡眠质量?
既然蓝光过滤眼镜的效果有限,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改善睡眠质量呢?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帮助调整身体的生物钟。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舒适。使用舒适的床垫和枕头,保持房间的温湿度适宜。
避免睡前使用电子产品:电子屏幕的蓝光会干扰睡眠节律,延缓褪黑素的释放,建议在睡前两个小时不使用任何电子设备。
重新建立卧室和睡眠的关系:尽量避免在不睡觉的时候卧床、在床上玩手机、看电视、学习等干扰睡眠的活动。
保持适当的饮食习惯:避免在睡前吃重油、重盐、辛辣或高脂肪的食物。避免过饥或过饱,保持适度的饮食,避免过度饮酒。中午12:00后尽量不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饮品。
规律的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消耗身体的能量,增加疲劳感,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注意不要在睡前4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可做些舒缓的运动,如瑜伽。
除了上述建议,还可以尝试一些心理调节方法。比如,通过感恩冥想和正念冥想来放松身心。在睡前花几分钟感恩当天发生的好事,可以帮助身体放松,提高睡眠质量。正念冥想则可以帮助我们放松身体和大脑,降低焦虑和紧张感,从而促进更好的睡眠。
结语
虽然蓝光对睡眠有一定影响,但通过科学防护和健康用眼习惯,可以显著降低这种影响。与其过度依赖蓝光过滤眼镜,不如从改善生活习惯和调节心理状态入手,从根本上提升睡眠质量。记住,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积极的心态,才是获得优质睡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