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妈妈不如“足够好”:温尼科特的育儿洞见
完美妈妈不如“足够好”:温尼科特的育儿洞见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作为家长,尤其是母亲,在面对孩子的成长和自己内心的责任感时,往往会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人们常常认为,好妈妈就应该奉献自己,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努力做到完美。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完美的妈妈并不一定是足够好的妈妈。
精神分析学家、客体关系理论大师温尼科特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足够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这个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 Good mother:原初母爱贯注
“好母亲”指的是女性与生俱来的照顾婴儿的本性和能力,温尼科特称之为“原初母爱贯注”,也有译作“原始母性专注”。原初母爱贯注是在生命的最初阶段,母亲的一种特殊状态,这种状态让母亲保持了对婴儿的高度敏感,在怀孕后期,接近分娩时和婴儿出生后的几周内,这种状态达到巅峰。
温尼科特认为,在宝宝出生后,对于新手妈妈来说,只要她得到过母亲良好的照顾,都能胜任照顾婴儿的工作。这句话背后的逻辑,就是指母亲对于婴儿所具备的高度敏感性,也就是原初母爱贯注。在婴儿出生后的几周内,需要妈妈具备高度的敏感性,因为婴儿完全依赖妈妈的照顾而存活。而妈妈在这个阶段内,从自己的世界中退缩,放弃了自己的生活节奏、兴趣等个人化的东西,专注于婴儿的需求。
2. Good enough mother:适时退出
“足够好的母亲”给好妈妈加了一个修饰词——“足够”。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应该懂得适时退出。婴儿出生的6个月内,妈妈都保持了高度的敏感性,即原初母爱贯注。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TA不再那么需要妈妈保持高度的敏感性,TA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前去探索、去构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外部世界。妈妈对于孩子的高敏感度的关注,要随着孩子的成长需要,逐渐退出。
举个例子:婴儿刚出生的几周内,妈妈都会保持较高的敏感度。婴儿只要哭闹,妈妈会快速、精准识别孩子的需求。等孩子大一些,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妈妈对孩子的个体需求敏感度就会降低。不会像对待小婴儿一样对待上小学的孩子。
具体到家庭教育的场景,足够好的妈妈应该具备以下3个特点:
恰当回应孩子的需求
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
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