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铁路12306:从购票难到一站式出行平台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18: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铁路12306:从购票难到一站式出行平台

2011年6月,京津城际、京沪高铁开始试行“刷身份证进站”,开启铁路电子客票时代。到2019年10月7日,实施电子客票的线路累计发售电子客票达7500余万张,其中12306网站发售6300余万张、人工售票窗口(含代售点)发售863余万张、自动售票机发售337余万张,已全部实现旅客持购票证件进出站。打印报销凭证3000余万张,平均制票率降低了38.1%。旅客持可识读证件快速自助进站、检票,通过闸机检票的平均用时已由3.8s/人下降至1.3s/人。

2020年6月20日,电子客票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覆盖1300多个普速铁路车站。至此,全国铁路共有2400多个车站实行电子客票,覆盖95%以上的铁路出行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1月13日,北京西站开通了人脸识别验票系统,即“刷脸”进站,开启了铁路检票服务新时代。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铁路12306科创中心副主任单杏花于12月9日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8年来,单杏花带领团队打造出了全球最大的实时票务交易系统铁路12306,以铁路“售票之变”带来了亿万旅客的“出行之变”。从硬板票到电子票,从彻夜排队买票到网络一键触达,今天的铁路出行既能以最快1.3秒/人的速度刷脸进站,又能享受当天及提前半个月的外卖订餐与行程联动的约车、逛景区、住酒店等服务。伴随与用户互动加深,铁路12306已经不仅是更便捷高效的出行工具,也是铁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源泉。

01

一场春运“大考”引发的技术革新

高峰时每秒出票1000多张,单日最高访问量超500亿次……截至2024年,创建13年之久的铁路12306注册用户已超7亿人,是全球访问量最大、交易量最大的票务交易系统。

回溯历史,铁路12306的成功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以来技术积累和人才团队创新下的必然产物。据悉,从1996年至2005年,客票系统历经1.0版本至5.0版本的升级,逐步实现了计算机售票、区域联网售票、全国联网售票、清算系统信息化水平提升等功能。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推动红色软纸票变成蓝色纸质磁票,并上线了自动售票、自动取票、闸机自助检票。

2011年6月12日,12306网站正式上线,随着第一张京津城际铁路电子客票售出,正式拉开了我国铁路网络售票序幕。当年底,12306网站售票就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高铁车票(G字头、D字头)和火车车票(Z字头、T字头、K字头)的普及。然而,承载了巨大需求和期盼的12306互联网售票系统刚运行不久,就遭遇了2012年春运“大考”。

数据显示,从2012年1月5日起,12306网站连续5天点击量超过10亿次,访问量环比上月激增十余倍,其中1月9日点击量超过14亿次。庞大的互联网购票需求使网络带宽、设备处理能力一时难以支撑,12306系统出现卡顿甚至瘫痪。

据了解,为解决上述问题,时任中国铁路客票系统研发团队带头人的单杏花和成员们进行持续攻关,做出了五个方面的优化,包括研发异步交易排队系统,保护核心系统,避免被海量请求冲垮;研发内存计算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现查票现算票,提升余票查询效率;提升内部交易处理能力,根据交易请求压力进行弹性扩展;研发双活中心架构以及租用公有云和铁路的私有云组成混合云的架构一起承担高峰期压力。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道路总是曲折的。

在不断优化系统的高峰处理能力外,12306背后团队还引入了实名制、复杂验证码、手机验证码等功能,但因为抢票软件的问题,春运、“十一”时期依旧会出现网络不畅的购票现象。直到2019年春运期间,铁路12306系统开始试点候补购票服务功能。此前有报道指出,候补票模式是12306针对抢票软件的一记重拳,为了让手动操作的用户订单与抢票软件的用户订单进行公平竞争,遏制抢票软件的不良风头。

此外,自2024年1月10日起,铁路12306为保障春运重点群体出行,在其手机客户端上推出春运期间学生、务工人员专区预约购票功能,符合条件的旅客可通过专区预约购买春运期间往返火车票。

02

刷脸背后的降本增效

“铁路12306带来的关键价值就是便捷。”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一方面,它节省了旅客的信息成本,能实时、全面清晰地看到全国铁路具体的运行信息,方便选择;另一方面,也节省了时间成本,不用再彻夜排队买票,网络就可以一键操作,甚至现在都不用特意取票了,极大地提升了旅客的出行效率。

03

“一揽子出行服务”下的新思考

打开铁路12306 App,出行方面,早已不只为旅客提供火车票的信息,还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一揽子出行服务。

例如,在吃方面,铁路12306推出“餐饮·特产”服务。以12月11日,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G17次旅客列车为例,在选择出发和到达站点后,就能看到沿途提供外卖服务的车站,车上用餐既可选择车站内相关商家提供,也可以选择列车自营餐食。据悉,截至目前,全国有84个车站提供互联网订餐服务。在铁路12306 App可预订当天以及之后14天内的外卖,订餐成功后,铁路站车服务人员会按时把餐食送到订餐旅客指定的车厢和席位。

同时,出行上也有了更多拓展,上线了汽车票、“租车·约车”、空铁联运、铁水联运等服务。以空铁联运服务为例,空铁联运产品是中国铁路和航空公司合作,为旅客提供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段相衔接的联程运输产品。其产品在铁路12306 App上实行一站式购买,一个订单只需支付一次,即可享受飞机高铁无缝衔接。

据此前消息,今年7月,铁路12306携手四川航空和厦门航空共同合作发布空铁联运产品服务,并已在铁路12306 App空铁联运上线。四川航空和厦门航空上线后,铁路12306空铁联运可售航线增加500余条。

铁路行业数字化步伐还在加快。今年11月1日起,中国铁路客运领域开始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电子发票(铁路电子客票)。这一举措再一步降低发票使用成本,提升发票管理和使用效率,同时,满足广大旅客便利取得电子发票的需求,旅客不再需要到火车站、车票代售点、自助机上打印纸质报销凭证。

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印发的《数字铁路规划》,其中明确,到2027年,铁路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实现智能化;到2035年,数字铁路建设取得重大成就,铁路数字化转型全面完成,铁路各业务领域智能化程度全面提高等。

04

电子客票使用攻略

  1. 确认条件:车票的乘车日期需为2024年11月1日及以后,且在行程结束或支付退票、改签费用后180天内.
  2. 找到入口:可通过铁路12306App首页、精选应用、常用功能、火车票订单、本人车票等位置,或铁路12306网站的订单中心找到电子发票入口.
  3. 开具发票:以铁路12306App为例,找到并进入【电子发票】页面后,点击【开具电子发票】,输入证件信息并进行身份核验。进入电子发票管理页面,点击待开票页面,找到要开具电子发票的费用,点击“开具”按钮,进入发票信息页面,选择开具发票的抬头类型,填写发票抬头和税号,点击“提交”,在弹框提示“发票信息确认”时点击“确认”,随后进入发票开具成功页,即开票成功.
  4. 发票换开:电子发票开具成功后,若需换开,可在“已开票”页签下找到所需换开的发票,点击“换开发票”按钮,进入发票换开页面,填写新的抬头信息,点击“提交”并确认发票信息后再点击“确认”,即可申请换开电子发票.
05

国际对比与竞争优势

近日,一份关于全球高铁每公里票价对比的数据图表引起了广泛关注(以二等座标准票价为准,数据源于各国铁路官网及购票平台)。

据CNMO了解,图表详细列出了中国、韩国、法国、日本、美国和德国六个国家的高铁票价情况。整体来看,在不考虑收入水平的情况下,中国高铁的性价比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根据图表,中国高铁从武汉至广州南的二等座票价每公里仅需0.51元人民币,总里程达1069公里,票价总计553元。

这一价格不仅远低于韩国高铁的0.78元每公里和法国高铁的0.85元每公里,更是日本新干线每公里1.16元的半价水平。

与此同时,美国高铁的票价为1.69元每公里,是中国的三倍多,而德国ICE高速列车的票价则高达每公里2.86元,是中国高铁的近六倍。

世界各国高铁每公里票价对比

有专家分析指出,中国高铁票价亲民的原因在于其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效的运营管理。

自2008年中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以来,高铁网络已覆盖中国绝大多数省份和主要城市,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同时,中国高铁在技术水平、运行速度、乘车环境等方面也不断提升,成为许多乘客出行的首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