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自制果酒甲醇含量超标2.5倍,专家提醒谨慎饮用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48:1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自制果酒甲醇含量超标2.5倍,专家提醒谨慎饮用

随着春节的临近,亲朋好友相聚,免不了要喝上几杯白酒。然而,你是否知道白酒中的甲醇含量是否安全?甲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有毒液体,广泛用于工业溶剂和化工原料。甲醇对人体的毒作用是由甲醇本身及其代谢产物甲醛和甲酸引起的,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眼部损伤及代谢性酸中毒。甲醇一次性摄入量超过4克就会出现中毒反应,超过10克会造成双目失明。

甲醇是白酒中的有害成分,其毒性极强,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亲和力,严重者可导致失明。国家对白酒中的甲醇含量有严格规定。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快速而灵敏的分离分析技术,可以用于测定白酒中的甲醇含量。外标法是常用的气相色谱定量方法之一,通过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甲醇标准溶液,制作标准曲线,再根据样品中甲醇的峰面积(或峰高)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含量。

甲醇的慢性中毒反应有眩晕、昏睡、头痛、耳鸣、视力减退、消化障碍等;急性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眩晕、恶心、胃痛、疲倦、乏力、意识朦胧,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视力模糊以至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继而呼吸困难,昏迷最终导致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甲醇的危害如此之大,几乎所有的白酒中都含有甲醇,那么我们是不是就不能饮用白酒了呢?当然不是。国家标准对白酒中的甲醇含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国家强制标准GB275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配制酒》规定以粮谷物类为原料酿造的蒸馏酒甲醇≤0.6g/L,以其他原料(薯类、水果等)酿造的蒸馏酒甲醇≤2g/L(按100%酒精度折算)。符合国家要求的正规酒品中,甲醇的含量是极少的,适当饮酒并不会因甲醇而使人体受到伤害。但市面上有的白酒出于某种原因,有害成分有可能过量,所以饮酒时要及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发现稍有异常,就一定要及时停止继续饮用。

近年来,国内发生多起甲醇中毒事件,致使多人死亡。2022年,四川省某市发生4例食源性甲醇中毒死亡事件。2021年,广东省某布艺厂发生一起职业性急性甲醇与乙酸甲酯混合中毒事件。2020年,江苏省某五金制品公司有4名工人疑似甲醇中毒。2019年,云南省某镇发生一起多人饮用工业酒精勾兑酒事件,导致19例甲醇中毒、5例死亡。甲醇是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中毒原因之一,采用工业酒精勾兑假酒,可使美酒秒变“毒酒”。

真酒是乙醇,假酒是甲醇?不是的。真酒和假酒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醇和水,而假酒采用工业酒精勾兑而成。工业酒精,也称变性酒精、工业火酒,其合成成本低,乙醇含量高,甲醇含量低于1%。假酒中甲醇含量远远高于真酒,这也是其成为“毒酒”的主要原因。甲醇(CH3OH)俗称木醇、木精,为一种透明无色、有毒的挥发性液体,常被用来制造甲醛和农药等。相比之下,乙醇代谢产生的是乙酸,即食用醋的主要成分——醋酸。因此偶尔少量饮“真酒”,并不会给身体造成较大的危害。

乙醇进入体内后,会被代谢成乙醛和乙酸,最终氧化代谢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甲醇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24小时,少数长达2-3天,如果同时摄入乙醇,潜伏期会延长。甲醇中毒症状:起初是醉酒态,随后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烦躁和视力模糊等症状;重症患者会有双目失明、神志不清、抽搐、呼吸困难、昏迷、肾衰竭,甚至死亡的情况。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甲醇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长时间接触)为25 mg/m3,短时间(15分钟)容许接触浓度为50 mg/m3。以粮谷、类为原料的白酒中,甲醇含量不得超过0.6 g/L。目前最常用的检测甲醇的方法是气相色谱法。该方法可测定酒类、空气、水、人体血和尿中的甲醇,且简单、快速、灵敏。

1.小心误食“工业酒精”。工作、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醇基燃料(原料为甲醇、乙醇和丁醇,等等)或家庭中存放的酒精,均需做明显标识,防止误食导致甲醇中毒。
2.预防职业性中毒。要落实职业保护措施,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加强通风,定期开展现场浓度的监测;劳动者还应自觉佩戴防护口罩和手套等。
3.预防“少量中毒”风险。饮用散装白酒、自制药膳酒需谨慎;不要忽视处于休息状态的醉酒者。少量“饮酒”后,如果出现醉酒症状且伴随畏光、复视、视力下降等视力损伤症状,应当及早就医。
4.谨防“三无产品”。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白酒,注意选择包装完整、标签标识符合标准的产品。

酿酒,不再是老一辈人的传统工艺。近年来,各种水果DIY自制果酒层出不穷、琳琅满目,如猕猴桃酒、桂花酒、柚子酒,它们出众的颜值、时尚的调性,较受年轻人喜爱。但一直有传言称自制果酒“甲醇含量高”,品饮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最近,市疾控中心随机抽取自制果酒检测,发现部分果酒甲醇含量较高。

最近,市疾控中心随机抽取55份各类酒,检测其中的甲醇含量。抽取的样品涵盖红葡萄酒、桃子酒、芒果酒、猕猴桃酒、柚子酒等水果酒。为直观比较,抽取样品中还包含粮谷酒,例如高粱酒、米酒、糯米酒等。检测结果显示:粮谷酒中甲醇含量普遍偏低,而桃子、猕猴桃等以水果为原料制作的果酒甲醇含量高达5.1g/L。参照《GB 2757-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蒸馏酒及其配制酒》中关于蒸馏酒中甲醇的限量规定(粮谷类0.6g/L,其他类2.0g/L),本次抽样的以水果为原料制作的果酒中,甲醇含量检出最高的超标2.5倍左右。

此外,本次抽样的10份自酿红葡萄酒,甲醇含量超标有3份,最高超标了3倍,(参照《GB 15037-2006 葡萄酒》相应的甲醇限量规定为0.4g/L);自酿的番薯烧白酒,也存在10份样本3份甲醇含量超标。

为何自制果酒中甲醇含量普遍较高?市疾控中心理化检验科科长张海君说,水果中含有果胶,果胶是植物中的一种酸性多糖,柑橘、柠檬、柚子等果皮中果胶含量相对较高。在发酵酿造过程中,水果原料细胞内酯化的果胶在果胶酶作用下水解生成甲醇,导致甲醇含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带皮发酵的果酒中甲醇含量更高。他介绍,自制果酒还缺少质量控制以及去除有毒物质技术,没有工业生产线标准化酿造的酒制品安全。张海君提醒,大家若想体验自制果酒风味,建议尽量避开桃子、猕猴桃、芒果等原料,制作时剥去水果果皮,同时建议每次少量饮用。

现行有效的白酒相关标准,本汇总不定期更新,仅供参考。现行有效的白酒相关标准,由食品伙伴网汇总整理,仅供大家参考。涉及《GB/T 15109-2021 白酒工业术语》《GB 2757-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蒸馏酒及其配制酒》《GB 5009.22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酒中乙醇浓度的测定》等标准。

选购白酒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知名品牌
  2. 注意查看包装上的标签标识是否符合标准
  3. 谨慎购买散装白酒和自制果酒
  4. 适量饮酒,切勿贪杯

在欢聚时刻,让我们把好安全关,享受健康快乐的春节时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