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滨州市“无废城市”建设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滨州市在“无废城市”建设中,积极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新模式,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增施有机肥等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还有效减少了农业废弃物污染,推动了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科学施肥,精准施策
滨州市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科学分析土壤养分含量,精准施用肥料,避免了盲目施肥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不仅优化了肥料使用结构,还显著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同时,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实现了水分和养分的协同管理,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
畜禽粪污,变废为宝
为解决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滨州市积极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模式。通过培育种养结合的农牧循环养殖场户,引导规模养殖场生产销售商品有机肥,不仅有效处理了畜禽粪污,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有机肥料。目前,全市已培育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养殖场户800余家,年可消纳畜禽粪污300余万吨。
秸秆农膜,循环利用
滨州市建立了完善的秸秆和农膜回收利用体系,通过市场化运作和项目化管理,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市已建设废弃农膜回收站点33处,各类秸秆回收点53处,2023年作物秸秆回收利用率达到95%以上,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91%。这些措施不仅有效减少了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为农民增加了额外收入。
生态循环,绿色发展
滨州市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通过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等方式,构建了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滨州中裕公司打造的“三产融合、绿色循环”模式,不仅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还探索出了一条农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径。此外,滨州市还启动了全省首个农业领域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为推动农业碳汇交易提供了有益探索。
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滨州市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化肥使用量较2020年减少7.96%,农药使用量减少16.92%,不仅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还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下一步,滨州市将继续推进“无废细胞”建设,加强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为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