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价涨跌互现,供需博弈下何去何从?
铅价涨跌互现,供需博弈下何去何从?
2025年1月13日,铅市场价格出现明显波动。期货沪铅主连价格报收16490元/吨,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7225%。与此同时,现货铅锭价格普遍上涨,其中长江现货铅锭价格更是攀升至16625元/吨,较前一日上涨100元/吨。这一涨跌互现的行情,反映出铅市场供需关系的复杂性。
供需关系:供应偏紧与需求疲软并存
从供应端来看,铅精矿供应紧张仍是制约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2024年,全球铅精矿产量因品位下滑、事故频发等因素影响,新增产量不及预期。尽管一些大型铅锌矿山项目如中国的火烧云、猪拱塘项目以及俄罗斯的欧泽尔项目陆续投产,但整体供应仍显紧张。这种紧张态势在2025年有望得到缓解,但进程可能较为缓慢。
再生铅原料供应偏紧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2024年,国内废电瓶处理能力远超废电瓶发生量,导致废料供应缺口扩大。此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废电瓶“反向开票”的规定以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实施,进一步加剧了废料供应的紧张局面。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再生铅产量出现下滑。
需求端的表现则相对疲软。除汽车和储能板块外,其他消费领域整体表现不佳。汽车板块受俄乌冲突、关税、反倾销等多重因素影响,产销受到较大冲击。而储能领域则成为为数不多的亮点。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数据中心储能电池需求持续增长,铅酸电池凭借其高安全性和低成本优势,占据该领域90%以上的市场份额。
价格影响因素:多重因素交织
全球经济形势对铅价的影响不容小觑。在经济繁荣时期,工业生产活动增加,对铅的需求上升,往往会推动铅价上涨。反之,经济衰退时,需求减少,铅价可能下跌。2024年,全球通胀压力增加,欧美央行降息以化解经济矛盾,对产业链上下游均造成冲击。这种不确定性使得铅价走势更加扑朔迷离。
政策法规的变化也对铅价产生重要影响。环保政策的加强可能导致一些小型铅矿关闭或整改,减少铅的供应,进而促使铅价上升。贸易摩擦、关税调整等则可能影响铅的进出口,改变市场的供求平衡。2024年,铅进口多数时间处于亏损状态,甚至出现出口窗口偶有打开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性。
替代品的发展情况同样值得关注。如果出现性能优越、成本更低的替代品,对铅的需求可能减少,导致铅价下降。虽然目前铅在某些领域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长期来看,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可能会改变这一格局。
专家预测:涨幅有限,但存机遇
展望2025年,铅价涨幅可能较为有限。格林大华期货研究院的分析师指出,尽管铅矿偏紧状态有望得到缓解,但新能源发展带来的需求增长可能为铅价提供一定支撑。特别是高纯铅领域,预计到2030年全球市场容量将达亿元,显示出较好的增长潜力。
对于投资者和行业人士而言,短期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把握供需关系的变化。长期来看,关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机遇,以及替代品技术进步的潜在影响,将有助于做出更为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