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原因、类型及改善建议
失眠的原因、类型及改善建议
失眠是现代人常见的睡眠问题,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导致精神状态不佳。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失眠的定义、特征、原因、类型以及改善建议,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失眠问题。
失眠的定义与特征
失眠包括难以入睡、难以维持睡眠、无法熟睡、很早就醒来无法再入睡、日夜颠倒等情况,这些状况每周至少发生2~3次,因此造成疲倦、不安等症 状,影响日常生活一个月以上。
失眠的常见原因
现代不少人有失眠的普遍性和影响,而为什么会导致失眠呢?整理起来,现代人日常生活中导致失眠的原因可能有以下:
(1) 生活习惯
作息不规律,在床上追剧、看手机、看电视、饮用含咖啡因多的饮料或睡前饮酒、沉迷玩手游游戏等。
(2) 环境因素
旅游或出差时差导致,睡觉环境改变,卧室改变,声音改变,光线床铺改变。
(3) 身体因素
生病导致,最常见的是疼痛,如头痛、胃痛、心绞痛、关节痛等,这些疼痛性的疾病常让病人痛得睡不着,或半夜痛醒,心力衰竭、呼吸道疾病、肥胖的病人(常因呼吸困难而醒来)。另外还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帕金森氏症等疾病也常伴随失眠。另外某些特殊的睡眠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症也是以失眠为主要表现。
(4) 精神疾病导致失眠
据研究调查,85%的失眠与精神疾病有关,焦虑、抑郁、恐慌、适应障碍常是失眠的主因,而内因性的严重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妄想、药瘾、酒瘾、失智症等也常造成失眠。
(5) 药物引起失眠
药物或食物也可能会导致失眠,常见的有酒精、含咖啡因的饮料、呼吸道扩张剂、类固醇、某些降血压药。
(6) 原发性失眠
除了上述因素外,有些人的失眠找不出任何原因,被归类称为“原发性失眠症状”。
失眠的类型与分类
依卫福部或医院资料显示,失眠因持续时间、出现时段、产生成因的不同,还可分以下不同种类:
(1) 短暂性失眠
短于1周,通常可能是因为短期的压力、刺激,或是碰到轮班工作、时差所造成的睡眠障碍。
(2) 短期性失眠
影响时间为1周到1个月,原因可能也是因为压力事件造成,但影响较为重大,像是丧偶(丧失亲近家人或朋友)、严重的工作或人际问题造成。
(3) 长期性失眠
时间会超过1个月,临床有些患者受影响甚至长达数年,通常综合多项原因,失眠的原因较为复杂。
(4) 入睡困难型
躺在床上难以入睡者,多属于此类。
(5) 睡眠维持困难型
睡眠难以维持,可能半夜频繁醒来或醒来后难以再度入睡。
(6) 原发性失眠
睡眠与其他健康问题无关,找不出明确原因。
(7) 次发性失眠
睡眠是因身体疾病、精神疾病或药物剂量所导致。
改善失眠的建议
怎样饮食及一些方法可帮助入眠?市面上帮助失眠的方法、药物、饮食百百种,例如西方人常建议睡眠前可喝洋甘菊茶、薰衣草茶,东方人则常建议睡前按压穴位或有时差影响的人服用褪黑激素,现代人有一些人则提倡睡前吃些镁加钙有助于睡眠。
整理一些可帮助睡眠的饮食让读者参考如下:
(1) 核桃:核桃含有丰富褪黑激素,对睡眠好、也对男性更年期好。
(2) 酸奶、鸡蛋、猪肉、豆腐、高脂鱼肉如沙丁鱼、三文鱼:这些饮食富含“色氨酸”,而“色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也是合成快乐激素血清素的主要材料,可帮助身体褪黑激素的合成。
(3) 绿色蔬菜、坚果、柑橘类、全谷杂粮,这些食物含丰富的矿物质镁离子、微量元素锌、硒等,对于安定神经与肌肉放松有帮助。
(4) 全谷类、水果类等优质碳水化合物、番茄汁:它们富含纤维质,属于低升糖指数食物,可避免血糖乱飚,提升色氨酸的吸收率,帮助提升睡眠质量。番茄汁的茄红素与维生素C也有助于提高助眠。
(5) 全谷类、牛奶、蛋黄、红肉、内脏、深绿色蔬菜、B维生素:这些食物较能补充维生素B群,可帮助消除疲劳、安定神经、促进体内激素合成,让情绪更稳定。
(6) 银耳、热牛奶、深绿色蔬菜、黑芝麻、小鱼干:银耳在本草纲目有安神的效果,很多食物富含矿物质钙与镁,较能放松肌肉、改善情绪紧张、安定神经的功能。
(7) 黄豆制品、三文鱼、坚果、牛油果:这些食物富含Omega-3脂肪酸。科学文献已证实,缺乏Omega-3脂肪酸者,体内褪黑激素的产生会不足,容易造成睡眠质量变差。
(8) 薰衣草、洋甘菊、马鞭草、接骨木花、七叶胆、甘草、浮小麦、红枣、酸樱桃、香蜂草等这些草本植物,都可用来自我放松,帮助入睡。
(9) 中药材做的一些茶饮使用建议:身材较胖者可使用例如香附、姜半夏、陈皮、甘草、枳实、郁金等;个性较急者可使用退肝火的,例如柴胡、枳壳、桂枝、芍药、甘草等;身体较孱弱者可使用当归、党参、白术、黄芪、熟地、远志、龙眼肉等;常熬夜者可使用知母、山萸肉、党参、当归等。
(10) 睡前四小时泡澡,水中可加入一些放松的精油。记得尽量不要再睡前一小时间泡澡,反而会因增加气血循环而亢奋,进而影响入睡。
(11) 腹式呼吸:用深度缓慢的腹式呼吸吐纳,可帮助身体放松。很缓慢的深度腹式呼吸,让交感神经作用下降,副交感神经作用提升,有效的帮助身心放松。
(12) 睡眠环境尽量避免光线下体分泌褪黑激素,这是由脑内松果体分泌的一种激素,扮演调控生理时钟的重要角色。
(13) 睡前2小时避免饮食:睡前2小时不要进食,以免睡眠时身体还需要不断努力消化,影响睡眠质量,也能避免胃食道逆流的情况发生。
(14) 睡前关闭手机及其他3C产品:3C的蓝光会透过眼睛,刺激我们的大脑,抑制褪黑激素分泌。所以,睡前一定要关闭手机及其他3C产品。
(15) 调整房间温度:过冷或过热,都会导致睡眠质量不佳。
(16) 按压身体穴位帮助睡眠:例如手上的神门穴,由下往上按摩“印堂”,揉压眉头的“攒竹”穴,舒展肩颈的肩井与风池穴,缓解腰部酸痛的肾俞与大肠俞穴。
(17) 适度的晒太阳。
遇到失眠问题,究竟要看医生?
作者依据失眠的成因,整理以下一些建议诊治病种让读者参考:
(1) 睡眠中心、睡眠门诊
如果确定出现睡眠障碍,可到医院睡眠中心、睡眠门诊挂号,通过实际夜间睡眠进行详细的检测,找出患者可能失眠的原因,通常医院的睡眠障碍医疗团队也会由许多跨科别医师所组成。
(2) 身心科
不少失眠是跟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合併所造成,因此如果是由于情绪或心理因素所造成失眠,可以考虑去身心科进行诊断。
(3) 家医科
家医科是一个全科的门诊,如果本身并不清楚是什么原因造成失眠,可以先去家医科就医,医师也许会评估再做后续转介到更合适的科室。
(4) 中医科
通过中医方式来进行治疗,可能通过中药或针灸等方式来调理身体,以改善失眠。
(5) 心理咨询门诊
由于失眠所造成的原因并不单一,如果是由于心理因素,可考虑通过心理咨询,找出潜在造成压力、创伤的心理问题。
(6) 神经内科
有些失眠可能是由于神经系统问题所导致,此时建议可以通过神经内科进一步了解状况。
失眠相关常见问题与解答
Q1. 是不是进入更年期的人都会失眠?
A1 :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睡眠状态不满意、入睡困难、无法维持连续的睡眠、或睡醒之后仍无法恢复体力时,导致日间不适,例如:疲倦、无精神、烦躁、易怒、精神不集中等通常我们称之为“失眠”。失眠本身通常并非是一种独立障碍,可能是由身体疾病症状所引起(例如:哮喘),或者是精神疾病所导致(例如:抑郁症),或与内分泌有关的(如:更年期的失眠、经前症候群),此外日常生活的压力或环境的变迁也会使心情无法放松,脑神经也处于紧绷的状态,也会造成失眠的问题。因此失眠可能只是一项身心疾病的表面症状;也可能只是单纯的失眠症,所以并非进入更年期的人都会有失眠问题,而是要详细的临床评估和诊疗,以协助厘清潜在的问题。
Q2. 每天我需要多少睡眠时间才够?
A2 : 不同的年龄层,每日建议的睡眠时数也有差异。即使年龄层相同,由于每个人的睡眠质量和周期不相同,因此所需的睡眠时间,也因人而异。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研究数据显示,成年人每天平均至少要有7小时的睡眠时间。
Q3: 服用镇静安眠药应注意什么?
A3 :
(1)镇静安眠药应睡前服用,服用后直接上床等待睡眠来临。因为有跌倒的风险,不要外出或上下楼梯;也不要做需要专注力的工作;不要并用酒精性饮料及中枢神经抑制剂;服药后八小时内应避免开车或操作机械等危险行为。
(2)服药剂量: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
(3)若发现睡醒后仍有嗜睡感残留,那么可能需要考虑是否替换较短效的镇静安眠药,可以与您的医生讨论。
(4)避免突然停药:停药需与医生讨论,以渐进式减量方式来停药。不要自行停药,否则容易产生戒断症状与反跳性失眠。
总结
总结,建议读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包括:
(1) 养成规律的睡眠作息。
(2) 睡前4小时应避免使用含咖啡因饮品。
(3) 尽量避免午睡或午睡时间少于半小时。
(4) 睡前避免从事会让情绪兴奋的活动,如玩手机游戏、使用3C产品、网络聊天等。
(5) 不要在床上看书、吃东西或工作。
(6) 只有想睡觉时上床,睡不着时应离开床铺,待有睡意后再回到床上,以免身体与床产生负面链接。
(7) 就寝时应创造好的睡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如避免明亮光线照射、关闭电视或收音机)。上班轮班者须白天就寝时,可加装厚质遮光窗帘避免明亮光线照射。
(8) 寝具可选择舒适、支撑良好的床垫及枕头,另卧室应避免浓重香水味或烟味。
(9) 适度放松压力,睡前4小时可泡澡或冲澡,但水温不可过热。
(10) 养成规律运动习惯亦有助于睡眠,但应避免在睡前4小时内剧烈运动。亦可学习冥想、瑜伽等自我放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