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降准降息来袭,股市迎利好风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09:0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降准降息来袭,股市迎利好风暴

近日,央行宣布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并降低中央银行政策利率,同时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这一系列政策利好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降准、降息以及降存量房贷利率不仅为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还降低了企业和个人的融资成本,极大地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受此影响,A股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反弹迹象,投资者纷纷看好未来股市的表现。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望进一步推动股市上涨,为投资者带来更多机遇。

01

政策解读:时隔14年再提“适度宽松”

时隔14年,货币政策再度定调“适度宽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12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表示,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这释放了强烈“稳增长”信号,在“适度宽松”的取向下,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明年降准降息皆可期。同时,针对房地产、消费等领域,央行也有望推出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如何理解“适度宽松”?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逆周期调节的体现。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增强了货币政策的应对能力和空间。

在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看来,调整为“适度宽松”后,货币政策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配合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双松”组合,进一步增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效果。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货币政策则是血脉稳定通畅的“调节器”。今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多次降准、降息措施力度大、速度快。1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从3.45%降至3.10%,下降3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从4.20%降至3.60%,下降60个基点,降幅均为历年最大。

此外,央行还创新推出国债买卖操作、买断式逆回购等工具,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9月以来,人民银行还优化调整了多项房地产金融政策,创设了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两项新工具。政策加码之后,经济已经初现企稳态势,市场信心也得到明显提振。

“实际上,今年的货币政策已经是适度宽松了。”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称,货币政策通过适时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有力有效地支持了我国经济回升向好。

有权威专家对记者表示,2024年货币政策取向采取“稳健”,实际运行下来是“适度宽松”,调整后的表述与此前央行反复提及的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是一致的,进一步明示了政策取向,有助于更好地提振市场信心。货币政策表述调整,意味着明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大的支持力度。未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会与总体宏观调控思路转变保持一致,更多支持促消费、惠民生。

岁末年初,正值谋划新一年政策的关键时期,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新定调后,下一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又将如何发力稳增长?

在上一轮“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期间,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的两年时间内,央行总共四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中也提到“适时降准降息”。

东方金诚首席分析师王青判断,2025年央行会继续实施有力度的降息降准,其中政策性降息幅度有可能达到0.5个百分点,而且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也会适时下调,进而引导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下行。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判断,近日或将降准0.25至0.5个百分点。从明年全年来看,预计降准幅度达到1.5个百分点左右,降息幅度为0.2至0.3个百分点。

除总量政策“适度宽松”外,参考9月以来一揽子增量政策中针对提振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创新,加大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使用也将是明年货币政策的工作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货币政策部署中也特别强调,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制定货币政策需要有多重考量,既要推动稳增长,也要确保防风险。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总体部署中,也特别提出要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因此,可以预期央行将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未来会加大金融工具的创新和使用。

针对支持收购房企存量土地,人民银行此前已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向有条件的企业发放贷款,收购房企存量土地,人民银行提供必要的专项再贷款支持。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为总量工具的有力补充,通过银行信贷渠道,针对特定的领域提供适当的激励,有助于优化资金投向,为经济转型和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透露,近期中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未来可以考虑研究加强对消费金融等领域的支持,以助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宏观调控逻辑,推动中国经济的再平衡。

02

市场反应:A股迎来利好风暴

在新年伊始,中国央行连续提出“择机降准降息”的政策信号,吸引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一重要表态不仅标志着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也为资本市场,尤其是A股的未来走向,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央行政策的潜在影响、A股市场的应对策略,以及可能的投资机会。

首先,央行的“择机”表态意味着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根据经济数据分析,2024年的宏观经济状况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全球经济放缓、内需不足以及区域地缘政治风险等。为此,央行希望通过调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来刺激经济增长,这一政策意图向市场传递出了何种信号?

从短期来看,降准和降息将直接影响银行的资金成本,提升市场流动性,为实体经济活动提供支持。对于A股市场而言,降息可能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励资本开支,从而促进公司盈利增长。这一利好因素可能会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市,推动股市上涨。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反应并非总是线性的,投资者的情绪与市场预期同样重要。

过去一段时间,A股市场呈现出震荡整理的走势,主要受国际局势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在央行释放出降息信号后,若市场信心得到提振,可能会形成技术性反弹。但若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信心不足,依然存在较大的下行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需要审慎应对,保持合理的仓位。

深入分析央行政策的背后,我们可以运用SWOT工具来识别其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首先,央行的降息意在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从优势来看,降低融资成本能够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但是,长时间的低利率环境也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增加金融风险。其次,从机会上看,货币政策的灵活性为市场的投资机会提供了新的空间,特别是在消费、基建等领域;与此同时,政策转型可能引发市场对优质资产的追逐,导致部分股票价格泡沫。

然而,政策调整也伴随着威胁。若降息后经济复苏的效果不明显,或出现资金滥用的现象,央行可能需要进一步收紧政策,这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冲击。因此,投资者在决策时应充分考虑政策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市场风险。

从长期来看,降准降息或许会推动A股市场的价值重估。我们可以关注一些受益于货币政策宽松的行业,比如科技、新能源和消费品等。特别是企业的基本面与行业前景将成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此外,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发展等趋势亦可能成为投资者持续关注的焦点。

总结而言,央行的政策信号为A股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投资者需敏锐把握市场变化,合理配置资产,特别是在遵循货币政策的背景下,要关注那些能在低利率环境中实现长期稳健增长的优质企业。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警惕和灵活应对,将是实现投资成功的关键。

03

影响机制:释放流动性与降低融资成本

降准降息是央行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对股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周期、市场情绪、政策预期等因素。投资者在面对降准降息时,应保持理性,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降准是释放流动性的主要手段。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需要在央行存放的准备金比例降低,这样商业银行可用于放贷的资金就会增加,从而提高市场流动性。市场流动性的提高意味着更多的资金可以进入股市,为股市提供更多的动力,这通常被认为是股市的利好消息。

降息是指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它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成本。当企业融资成本降低,企业可用于扩张或投资的资金增加,这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业绩的改善,将增加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从而对股市产生正面影响。

04

风险提示: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

虽然降准降息在理论上对股市产生正面影响,但实际效果还需考量其他因素。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降准降息可能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市场可能会预期到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因此降准降息可能会被解读为利空信号。同时,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政策变动以及其他宏观因素也会影响股市对降准降息的反应。

投资者的预期和反应也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如果投资者普遍认为降准降息能有效地刺激经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那么他们可能会增加投资,推动股市上涨。反之,如果投资者担心经济下行压力,或者对政策效果存疑,那么股市可能会受到压力。

05

未来展望:政策持续发力可期

随着2025年的到来,A股市场在经历了跨年的不顺后,更是跌宕起伏。上周,市场主要指数纷纷回落至关键支撑位,尤其是上证指数,更是经过数日下跌,接近“牛熊分界线”。在这种背景下,央行的货币政策取向备受关注,特别是其连续两次提到“择机降准降息”,为市场情绪注入了新的变化。

回顾上周市场的表现,A股暂时开局不利,上证指数连续下跌,Wind数据显示,市场中仅361家个股上涨,4979家个股待涨,整体市场情绪低迷,算术平均下跌幅度达到8.38%。这导致市场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恐慌感,投资者开始纷纷关注市场能否在接下来反弹修复。

在这波市场调整中,央行的政策动向被认为是市场的重要指引。上一次政策委员会会议强调了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择机降准降息”的表述逐渐摸索出市场稳定的有效路径。而在随后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到需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对于投资者而言,无疑释放了更为积极的信号。

分析人士指出,2025年可能降准的幅度在0.5%到0.75%之间,同时下调政策利率50个基点,这将有助于加大投资的吸引力。在当前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央行或将提前采取措施来刺激市场,以保持流动性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一些券商分析师对后市持不同的看法。浙商证券建议,投资者应保持冷静和耐心,乐观期待春季行情的到来。短期内,市场或仍有震荡整理的需求,建议投资者耐守待机,等待更合适的入场时机。而华金证券则表示,随着政策的延续和市场流动性的改善,调整后会形成逢低配置的机会,尤其是基于当前成交量接近历史均衡水平的情况下,投资者应把握机会。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即将进入2024年业绩预告的高峰期,Wind数据显示,当前已公布的业绩预告中,近六成的公司业绩向好。这一背景为市场带来了积极的预期,也为一些具备业绩支撑的个股提供了反弹的动力。

在关注政策和市场情绪后,投资者也应注意到下周的重大事件,包括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的发布,这些都可能影响市场的短期走势。

总的来看,尽管当前市场气氛较为紧张,但政策的暖风及即将发布的业绩预告,可能会为A股市场带来结构性的机会。建议投资者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并做好风险控制,具体策略可依据市场的动态发展进行调整。这一切均需在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审慎选择投资标的,确保资产的安全与增值。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