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慢阻肺并非烟民“专利”,非吸烟者也可能患病,专家提醒需警惕十大危险因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慢阻肺并非烟民“专利”,非吸烟者也可能患病,专家提醒需警惕十大危险因素

从不吸烟的人也会得慢阻肺吗?这个问题不仅让小雅疑惑,也让很多人感到困惑。慢阻肺与吸烟的关系紧密,因此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通常是那些烟龄很长、咳嗽声如雷霆的吸烟者。

小雅是一名年轻女性,从不抽烟。但有一天医生告诉她:她已经患上了慢阻肺。“慢阻肺?我从来不吸烟,怎么可能得这个病?”这个问题不仅让小雅疑惑,也让很多人感到困惑。慢阻肺与吸烟的关系紧密,因此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通常是那些烟龄很长、咳嗽声如雷霆的吸烟者。

为了解开这个困惑,让小U带领大家一起了解慢阻肺,看看为什么即使你不抽烟,也可能会成为这个疾病的受害者。小U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慢阻肺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在生活中采取措施来降低患病风险。

慢阻肺的介绍

慢阻肺,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异质性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由于呼吸道异常(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持续的、反复恶化的气流阻塞。

据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达13.7%。慢阻肺的死因排序居第三位。我国居民仅约10%的知道慢阻肺这一疾病,曾接受过肺功能检查的则不足10%。

慢阻肺的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

吸烟是慢阻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是身边有人从不吸烟也患上了慢阻肺,这是什么原因呢?研究证明,室内二手烟暴露与慢阻肺发生存在相关性,尤其是长期接触二手烟者。

慢阻肺高危人群共有10个判定标准,年龄≥35岁为必要条件,外加其他一个及以上高危因素则为高风险人群。

慢阻肺的早期筛查

高危人群需要通过筛查问卷和肺功能检查进行早期筛查。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的诊断的“金标准”。

慢阻肺有“沉默的杀手”之称,早期隐匿性强,超过70%都是无症状或轻症的早期患者。

越是早期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下降速度越快,如果不做肺功能检查就无法及时发现和早期干预。

预防慢阻肺的措施

  1. 戒烟并远离二手烟

戒烟是最有效的干预措施。公共场所设立醒目的禁烟标志,并对违反者处以罚款,以避免人们吸入二手烟。

  1. 避免粉尘、有害气体的吸入

秋冬季节出门戴口罩可以控制职业性、环境性有害气体吸入。

长期接触油烟者,建议使用力度强的吸油烟机,保证厨房的通气。

  1. 加强身体锻炼

经常参与适度的锻炼尤其是简单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太极、呼吸操、骑行等,可有助于呼吸顺畅,提升肺功能。

  1. 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可以有效防止慢阻肺患者反复感染,可明显减少急性发作。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