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风貌融合,和美乡村建设正当时
城乡风貌融合,和美乡村建设正当时
近日,福建省乡村振兴局公布了2024年度和美乡村“五个美丽”建设典型案例名单,其中厦门同安区和龙岩市各有多个案例入选,成为推进城乡风貌融合和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注脚。
政策引领:城乡融合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指出,城镇化不仅在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中发挥重要作用,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强调,城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城镇化发展状态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与质量。
实践探索:从“一村美”到“村村美”
在政策引领下,各地积极探索和美乡村建设的新路径。以厦门同安区为例,该区以“五个美丽”创建活动为抓手,打造了一批小而精、小而优的乡村建设典型。
在同安区莲花镇上陵村,每到收获时节,金黄的梯田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村企联合开发的“稻香上陵”项目,将研学实践、休闲度假、康养旅居融为一体,开启了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观光游的转型之路。2024年,村集体总收入超过65万元,同比增长204%。
龙岩市则坚持“原生态、低成本、有特色”理念,建设了一批小而精的乡村建设典型。2024年,全市累计建设“美丽乡村庭院”1607户、“美丽乡村微景观”730处、“美丽乡村公共空间”209个、“美丽田园”50片、“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点”27处,均超额完成省下达建设任务。
面临的挑战:资金与基础设施仍需加强
尽管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部分地区的整治工作因经费短缺而进展缓慢,影响整体效果。农村污水排放缺乏有效规划,导致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此外,部分地区在推进乡村振兴时,未能充分结合产业发展与环境整治,制约了长远发展。
未来展望:创新引领城乡融合发展
专家建议,要通过打破二元体制结构,建立健全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政策体系,推动城市要素融入农村。城乡融合改革涉及人口、土地、资金等各类要素流动,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双轮驱动。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冯奎认为,城乡融合是稳增长极具潜力的投资领域。我国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蕴含着巨大的城乡融合发展潜力。通过功能分解、设施联通、体制对接等途径,可以推动城镇间互促互补和一体化发展。
未来,随着政策的持续推动和创新实践的不断涌现,城乡风貌融合和和美乡村建设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正如范恒山所言,要基于构建比较优势或独有特色提升城镇发展质量,打造与地域自然环境和文化底蕴相协调的城市风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