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质感到色彩:如何用配图点亮你的设计作品
从质感到色彩:如何用配图点亮你的设计作品
在C端项目中,配图应用会对项目效果产生关键性影响,直接让界面效果得到质的飞跃。但配图选择不仅考验设计师的审美和日常积累,还涉及多个技巧和要点。本文将从图片质感、风格统一、主体突出、内容选择和色彩选择等方面,详细解析如何通过配图提升作品集质量。
配图选择首先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保证其可看性:
- 比例正确:置入画布比例正常,没有被拉伸
- 内容相关:画面内容与应用场景关联
- 画面完整:主体内容完整展示
- 画质清晰:达到展示要求的清晰度
- 前后关联:指向同一对象的图片保持统一
- 避免重复:不相关的内容使用不同图片
这些基本要求与态度有关,很多新手作品集连这些基本条件都无法满足,直接反映出态度问题。
图片质感
判断图片质感的能力是最困难也最需要审美积累的,不同图片类型的要求也不一样。下面列举一些常见图片类型来解释图片质量的优劣:
人物摄影
最大的误区是“看脸”。人长得好看与否与摄影水平没有直接联系,只挑俊男美女往往是缺少设计品位的标志。优秀的人像摄影应该注重清晰的面部肌理和舒适的光影环境,避免过度滤镜、磨皮、锐化等失真处理。
以苹果的摄影介绍为例,一直会刻意使用长相一般的模特来表现硬件能力,以及通过专业的摄影手法来提升照片的整体质感。
优秀的人像摄影应该注重清晰的面部肌理和舒适的光影环境,避免过度滤镜、磨皮、锐化等失真处理。
虽然摄影水平很重要,但选图时也要有尺度,有时候过于专业、艺术、高级的摄影并不适合用在常规产品中。要对摄影水平有判断,从差到好之间挑出适合的那一档。
商品图
商品图的应用频率很高,但质量差异很大。可以简单划分为三类:
- 手机用户随手拍的照片
- 套路化后期加工的照片
- 专业布景打光后的照片
第一类照片质量较差,不应出现在作品中。第二类和第三类是重点,套路化的商品拍摄往往布景简单、打光生硬、背景空洞,甚至带有土气。而专业商品图则在布景和灯光上投入更多,画面更和谐、稳定、沉浸,呈现出“贵”的质感。
对于不同类型的照片,质感判断包含一定的主观性,建议通过大量鉴赏和观察来提升判断能力。日常多关注小众、设计感强的品牌宣发内容和包装,以及经常浏览Behance等平台的优秀摄影作品进行积累。
风格统一
整套应用内的配图选择要保持风格的一致性:
- 电商平台:尽量选用处理方式、视角、大小一致的图例
- 独立APP(PGC内容):从同一套图中选择,树立品牌统一调性
- 独立内容:色调、风格、情绪保持接近的状态
主体突出
在摄影中,能突出主体的照片往往更有吸引力。画面元素过多会分散注意力,即使图片质量很高也不适合在APP设计中使用。
内容选择
要学会根据主题类型进行发散查找:
- 女装类:搜索知名品牌+广告片,或直接从品牌官网获取优质系列图例
- 音乐、影视类:可以搜索明星特写照片或商业室内设计案例
配图来源也要多样化,除了花瓣、Pinterest等素材网站,还可以从官网、电商网站等不同平台获取。
色彩选择
图片色彩对界面效果有很大影响:
- 图片色彩不宜过多过杂,否则会显得混乱
- 只有在突出色彩氛围的场景(如启动页、专题页)才能使用高饱和度图片
- 配图色彩要与产品主色协调,避免违和感
如果对配图色彩没有把握,可以将压力转移到界面设计上,用更丰富的组件元素和色彩搭配来弥补,而配图则选择色彩不突出的类型。
配图选择是一个具有门槛和专业性的工作,需要设计师不断发现和积累。这种能力会进一步延伸到作品集的配图选择上,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定要重视起来并做出更多的尝试和积累,提升作品和作品集的整体视觉表现。
本文原文来自uisd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