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葛、碚:重庆地名中隐藏的汉字奥秘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44: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葛、碚:重庆地名中隐藏的汉字奥秘

重庆,一座山城,其独特的地形孕育出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地名。这些地名不仅仅是简单的称谓,更凝结着重庆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内涵。本文将带你走进重庆的街头巷尾,探寻那些隐藏在地名背后的汉字故事。

周末爬山,由上新街走黄葛古道上南山黄桷垭老街。走在路上,小朋友问了一个问题,黄葛古道与黄桷垭都是因为树而命名,那么?究竟是黄葛树还是黄桷树呢?

其实黄葛树和黄桷树是同一种植物,只是两个不同的名字。民间可信的说法:在川渝地区,由于“桷”字在普通话发音中读作“jue”,而在川渝方言中读作“guo”,就此形成了这两种写法,标准应为黄葛树。


黄桷树,黄桷垭。黄桷树下有人家。

黄葛树(黄桷树)是重庆市市树,它不苛于生长之地,既可傲立于山崖之颠,不畏风雪,向阳而生;又可居于岩壁,顺着石缝,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努力生存,代表着重庆人坚持不懈、努力自强的精神。1986年,黄葛树被正式命名为重庆市市树。(来自政府网站介绍)


黄桷垭老街以茶楼居多,街口外面不远就是“重庆邮电大学”。

走在路上,又看到一个“垭”的注解。在1954年版的《新华字典》里对垭的注解十分简单,即:“黄桷垭,在重庆市”。可见这个字很能代表重庆的地貌特点。

垭,两山之间的壑口称之为“垭”,凡被称之为垭的地方,皆为交通咽喉之要地。本处黄葛古道,曾是历代川黔商贾的必经之地,被称为重庆的“丝绸之道”。黄葛古道是著名茶马古道的一部分,始于唐朝,兴于宋元,盛于明清。作为重庆南出第一通道,是历代巴渝商贾的必经之地,背夫、马帮沿崎岖山路负重行至垭口时,便在此歇息,长此以往,这里就有了固定了服务点,逐步形成黄桷垭老街。


黄桷垭正街145号是三毛故居。三毛在这里出生并生活到五岁,后来随家人移居台湾。

白天的黄桷垭老街没有感觉到特别的意境,夜色下就颇有重庆南出第一门户的感觉。


上图来自网络。可以查到的所有者为:张乐。本处仅为介绍黄桷垭非高清引用。

借此又想起了“碚”字。

碚,汉语二级字,读作碚(bèi),地名用字。如重庆市北碚区。

“碚”字是个奇特的汉字,《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海》等古词典均没有记载。欧阳修、梁实秋等大家对“碚”字还有专门研究,梁实秋在《北碚旧游》中写到:北碚的“碚”字,不见经传。本地人读若倍,去声。一般人读若培,平声。他还认为,碚字的大概意思是指嘉陵江中耸立的石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碚”字的解释是——“地名用字:北碚(在重庆)”。一个地方的地名用字,成为词典的唯一解释,同样少见。

本文原文来自chener.net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