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景泰蓝:源自西域的皇家工艺,集青铜珐琅之大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36: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景泰蓝:源自西域的皇家工艺,集青铜珐琅之大成

景泰蓝,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蓝色闻名。这种蓝色不仅是一种视觉享受,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景泰蓝的蓝色,象征着宁静、深邃和神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艺术品还是文化象征,景泰蓝都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蓝色文化传承的权威代表。

01

历史渊源与工艺特点

景泰蓝,本是指色如宝石蓝的珐琅釉色,后被用来指代“铜胎掐丝珐琅”工艺品。这是一种将陶瓷与金属铜相结合的特种金属工艺技术,在明朝景泰年间臻至巅峰,它不但是“燕京八绝”之一,更是我国的国粹。

厦门大学人类博物馆珍藏的这件明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高8.8厘米,口径19.8厘米,是林惠祥先生于1956年10月在北京购入的。此碗直口,平底,弧腹微斜,通体以紫铜为胎,内外皆用细扁铜丝铆焊出繁复华丽的图案和花纹,在花纹内加填各种珐琅彩釉料,经高温成色,最后磨光成器。这件景泰蓝碗内外皆施蓝色珐琅釉,腹部以天蓝色为地,外壁饰红、黄、白三色缠枝莲纹,内壁饰狮滚绣球图,由两只太狮与一只少狮组成,碗口及碗心处以白色为地,口沿内外饰一圈花卉纹,碗心以龟背锦纹为饰。此器造型端庄大方,纹饰繁密华丽,做工细致精巧,寓意吉庆祥瑞。全器共用了蓝、白、红、黄、紫、青、绿、黑等十余色釉料,釉色饱满妍丽,可谓是明朝所做掐丝珐琅器中的上品。

景泰蓝源起于西域,据传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时,从西亚、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的,最初被称作“大食窑器”或“佛郎嵌”。因其有着黄金、宝石般的尊贵华丽,又因其制作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几百年来一直由皇家垄断,民间难得一见,直到清朝末年,景泰蓝技艺才流入民间。在景泰蓝的制作工艺中,不但包含青铜、瓷器、珐琅等工艺,同时还采用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手段,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玻璃熔炼、冶金等专业技术为一体,是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因景泰蓝蕴含着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和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2006年被列为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泰蓝(Cloisonne),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类之。景泰蓝正名“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

02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景泰蓝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其独特的蓝色釉料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不仅展现了中国工艺美术的高超技艺,更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精髓。从选题的角度来看,景泰蓝的蓝色文化传承是一个非常有深度和价值的切入点,能够很好地结合背景资料中提到的蓝色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蓝色的特殊情感和认知。

景泰蓝手镯寓意吉祥。景泰蓝手镯的点缀制作工艺传统精湛,装饰图案多为传统的功效吉祥图案,如龙凤、麒麟、花鸟等,寓意着好运、幸福和吉祥。佩戴景泰蓝手镯可以带来福气和好运,给人带来愉悦和自信,象征着吉祥如意。

景泰蓝手镯寓意美丽。景泰蓝手镯采用特别的釉彩工艺和图案装饰,色彩鲜艳、绚丽多样,线条流畅、精致美观。佩戴景泰蓝手镯可以增添女性的也是魅力和美丽,使手腕更加出众和引人注目,不仅是一种珠宝饰品,更是一种身份和品味的美术象征。

景泰蓝手镯寓意文化。景泰蓝手镯是传统的技术工艺品,具有深厚的北京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镶嵌在手镯上的古典图案多为传统的首饰文化元素,如山水、花鸟、人物等,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时尚特别魅力。佩戴景泰蓝手镯可以展示个人对文化的并存热爱和传统价值观的故此尊重,体现了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纤纤认同和追求。

景泰蓝手镯寓意健康。在传统文化中,景泰蓝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可以饰品,可以辟邪、消灾、祈福和保平安。佩戴景泰蓝手镯可以带来平安健康,保护身体免受邪恶的比较侵害,为个人的腕部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景泰蓝手镯具有丰富的生活寓意,包含吉祥、美丽、文化和健康等方面。它不仅是一种珠宝饰品,更是一种身份象征和文化传承的适合体现。佩戴景泰蓝手镯不仅可以增加个人的女孩魅力和美丽,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展现对传统文化的柔美尊重和热爱。

03

现代传承与创新

以钟连盛为代表的现代景泰蓝工艺大师,不仅继承了传统工艺,还在设计上不断创新,将时代新潮与古代意韵巧妙融合。景泰蓝行业经历了从出口创汇黄金期到市场低谷,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下的复兴,如今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

择一事,终一生,这是人们常用来形容匠人的话。15岁开始接触景泰蓝、至今四十六年里从未放下过这门手艺的钟连盛,无疑是在用自己的人生诠释它。

但同时,钟连盛也相信:一个好的手工艺者应当是一位杂家。从故宫库房里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到现代派创始人毕加索的画作,再到公园池塘里的莲叶与黄鸭,什么都去了解,才能足够丰富。

钟连盛 受访者供图

石榴,是近些年以民族团结为题材的作品里常常出现的意象。

在北京珐琅厂内的景泰蓝艺术博物馆中,摆放着一尊华丽庄重、磅礴大气的“国泰榴芳尊”。这件珐琅器高1.8米,顶部的萼片均匀裂开,由石榴花、牡丹等图案点缀的瓶身如同一颗饱满的石榴果实,金丝带缠绕其上,为它增添一份华美。

这件展品的原件,就是由中国景泰蓝大师、北京市珐琅厂总工艺师、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奖获得者、民建会员钟连盛和同事们一起设计制作的。

2015年,“国泰榴芳尊”作为中央代表团的贺礼被赠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以庆祝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

“石榴顶上的那几个瓣儿,不能是单层的,那样就显得很单薄,”钟连盛说,“细看的话,萼片里面也是鼓起来的,那是因为在里边也焊上了一个薄片,这样就更圆润、厚重,比较大气了。”

对工艺制作的全面考量和对图样设计的细致揣摩,都是景泰蓝爱好者们心仪钟连盛作品的理由。而他的这些独到之处,既来自对美术天生的热爱,也来自日复一日地练习、钻研和沉淀。

1978年,钟连盛在初三毕业后进入珐琅厂技校,开始学习珐琅器制作。每到春夏时节,他和同学们就会到北京的各大公园里,对着枝头新生的花朵写生。

“梅花、杏花、桃花、梨花、苹果花、海棠花,这些都是五瓣花,但是各有什么特点呢?”钟连盛说,“梅花花瓣特别饱满,桃花每个瓣外边都是尖的,梨花花瓣特大,有一个大缺口,苹果花瓣是长条儿的。梨花、海棠花、苹果花是从树干上伸出来一小枝,花叶是簇生的,杏花、桃花都是贴着梗长的。”

在钟连盛看来,要画过,才能了解每种花的生长结构,才能让它们在作品中“活”起来。身为创作者,需要时刻绷着那根弦儿去看展览、去观察生活。“你的创意、灵感需要生活中的积累,所以真的是要全心的投入,”钟连盛说。

2022年,六十岁的钟连盛到了退休年龄,但无论是珐琅厂还是他自己,都不觉得已经到了要离开的时候,来这儿逛逛,早就成为他生活里的一种习惯。钟连盛说:“珐琅厂离我家也不太远,周末两天要是有一天没事,就开车过来转一圈。”

仍在一线工作的钟连盛,除了带徒弟、做设计,还承担着另一项重要的任务——产品开发,他经常要和工程方、客户交流,去了解对方的需求和理念。

“手工艺者不是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就够了,你要跟工艺结合,还要考虑市场,”钟连盛说,“有些创作是艺术性特别强的,作为实现艺术追求的精品,还有一些工程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设计,文创产品要符合大众审美,国礼就要适合国家的不同主题。”

从学生到总工艺师、总经理,钟连盛在珐琅厂度过了四十载时光,也经历了景泰蓝行业的几度浮沉。他刚进入这座“当代造办处”时,是景泰蓝出口创汇的黄金期,整个厂总员工超过1800人;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国外市场饱和,国内市场消费水平有限,行业陷入低谷;2006年,中国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位列其中,再度借势腾飞。

时代更替下景泰蓝行业的大起大落,昭示着环境与市场之于手工艺品创作的重要性。“紧跟时代、贴近生活,”钟连盛说,“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追求:反映时代的特点、时代的精神、时代的审美,而且你生活在这个时代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创作中也会自然流露。”

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需要一个“什么都了解的杂家”。钟连盛说:“大众审美什么样的都有,有喜欢传统的,有喜欢现代的、抽象的,你都要有所涉猎。”

钟连盛的景泰蓝作品中,就有一对精致的小型喷水池《花语》《溢香》,将时代新潮与古代意韵巧妙融合在了一起。前者是蓝色调,欧式造型,水流从花蕾中喷出,后者则是金黄色调,装饰着寓意吉祥的牡丹和游鱼,二者既是装饰品,也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钟连盛说,“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那么多优秀作品中受到启发,然后提高自己开发、设计的想象力,真的是特别幸运。”(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王曦泽 报道)

景泰蓝,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之一,其独特的蓝色釉料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不仅展现了中国工艺美术的高超技艺,更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精髓。从选题的角度来看,景泰蓝的蓝色文化传承是一个非常有深度和价值的切入点,能够很好地结合背景资料中提到的蓝色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蓝色的特殊情感和认知。

景泰蓝的蓝色,象征着宁静、深邃和神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作为艺术品还是文化象征,景泰蓝都以其精湛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蓝色文化传承的权威代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