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换季,如何有效预防结节性痒疹?
秋冬换季,如何有效预防结节性痒疹?
秋冬季节,天气转凉,皮肤容易变得干燥,增加了结节性痒疹发生的风险。为了有效预防结节性痒疹,我们需要从皮肤护理、饮食调整、情绪管理等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
秋冬皮肤护理要点
随着季节的更迭,寒风与干燥空气悄然而至,给皮肤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不同于春夏季,秋冬季想要保持皮肤的水润、健康、光彩照人,应重点关注补水保湿、强化防晒、保护皮肤屏障三方面。
补水保湿是关键
进入秋冬季,气温逐渐下降,空气湿度降低,皮肤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同时,皮脂腺的活跃性会降低,脸上的油分也随之减少,容易出现紧绷、干燥、脱屑等问题,甚至引发干纹和细纹产生。长时间缺水还会影响皮肤正常代谢,使皮肤暗沉无光。值得注意的是,干性皮肤的人群可能出现皮肤红肿、瘙痒、脱皮以及持续的紧绷不适。
秋冬季补水保湿至关重要。补水保湿能维持皮肤屏障功能,避免皮肤因空气湿度降低、水分流失加快,出现角质层天然保湿因子减少、细胞间脂质排列紊乱等问题,从而使皮肤免受外界刺激,防止干燥、瘙痒、发红等情况的发生。补水保湿还能预防皮肤老化。缺水时表皮细胞萎缩,真皮层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失去弹性,而及时补水保湿可使皮肤细胞饱满,维持皮肤弹性,减少皱纹,延缓衰老。同时,补水保湿也能让皮肤细胞得到滋润,促进新陈代谢,恢复皮肤光泽与活力。
从全身健康来讲,补水保湿有助于调节体温,防止因皮肤水分蒸发过快影响体温调节机制,让人感觉更加舒适,降低患病风险;同时,还能缓解皮肤疾病症状,如减轻湿疹、银屑病等患者在秋冬季因天气干燥出现的瘙痒等不适。
在秋冬季,补水保湿可以采取“内外兼修”的方法。
内部方面,要多喝水、多吃富含水分和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外部方面,在护肤品选择上,首先要注意选择有补水保湿功能的产品,可以选择含有甘油、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等成分的产品。甘油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透明质酸可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的水分,神经酰胺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减少水分流失。其次,要确保产品温和无刺激,尽量避免使用含酒精、香料、化学防腐剂等成分的护肤品。此外,每周使用1~2次保湿面膜也可以为肌肤提供深层的滋养和水分补充。随身携带保湿喷雾在皮肤干燥时随时喷洒,能迅速为肌肤补水,保持其水润状态。
秋冬防晒不能少
虽然秋冬季的阳光看起来不如夏季强烈,但阳光中造成皮肤老化的UVA依然存在。而且,秋季天气凉爽,人们户外活动增多,皮肤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容易出现色斑和加速衰老等皮肤问题。
与夏季大面积暴露皮肤需要全面防护有所不同,秋冬季应主要注意脸部、颈部等暴露部位的防护。秋冬季进行物理防晒时,可以选择宽边帽子。宽边帽子遮挡面积较大,可以提供较好的防晒效果。使用围巾和口罩也能进一步加强防护,为皮肤提供更为周全的保护。
在秋冬季节,使用防晒霜等防晒产品依然是护理皮肤的重要环节。与夏季相比,秋冬季紫外线强度相对较低,选择防晒产品时不需要追求太高的防晒指数。通常来说,防晒指数高的产品中,添加的防晒剂也较多,成分也会更加复杂,可能会给皮肤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因此,在秋冬季要根据所处环境的变化来选择恰当防晒指数的防晒霜。
秋冬季可选择防晒指数(SPF值)相对低一些的防晒产品,例如SPF值在3050之间的防晒霜,既能提供足够的防护,又不会给皮肤造成太大负担。同时,考虑到秋冬季皮肤易干燥,应优先选择含有保湿成分、质地滋润的防晒产品。每天在出门前的1530分钟前,应将防晒霜均匀涂抹于脸部、颈部、手部等可能暴露在阳光下的部位,同时要注意避开伤口、红肿或湿疹部位。
此外,秋冬季虽然出汗相对较少,但随着户外活动时间的延长,防晒霜的效果也会逐渐减弱,因此建议每隔2~3小时重新涂抹一次,以保持防晒效果。
与夏季晒伤后的处理方式类似,秋冬季如果皮肤被晒伤,应注意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以免加重皮肤在秋冬季本就可能出现的干燥不适等情况,更要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产品,以适应秋冬季皮肤相对敏感的特点。
注意保护皮肤屏障
秋冬季引起皮肤屏障损伤的因素较多。皮肤屏障主要是由角质层和皮脂膜构成,角质层由多层角质细胞和细胞间脂质组成,皮脂膜由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分泌的汗液乳化形成。秋冬季气温降低,新陈代谢减缓,角质层细胞更新速度变慢,会导致角质层变薄,皮肤屏障功能减弱;空气湿度降低,皮肤表面水分更易蒸发,皮脂膜保湿作用会受到影响,皮肤变干燥,影响皮肤屏障完整性;秋冬季室内外温差大,皮肤血管收缩和扩张引起应激反应会损伤皮肤屏障。同时,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皮脂膜油脂和水分含量降低,无法提供足够保湿和润滑,也容易导致皮肤屏障受损。
皮肤屏障受损后会出现皮肤干燥、紧绷、脱屑、发红、瘙痒、刺痛等症状,不仅会导致水分经皮流失加快,还会使皮肤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引发皮肤过敏等问题,因此维护皮肤的屏障功能至关重要。
首先,要注意温和清洁,避免使用清洁力过强的产品。洗脸时水温不宜过热,应控制在30~32℃,防止破坏皮肤的油脂层和角质层。其次,要避免过度去角质。由于秋冬季皮肤新陈代谢减缓,角质层更新速度变慢,应适当延长去角质的间隔时间。第三,要加强皮肤修复,可使用含有角鲨烷、马齿苋提取物等成分的护肤品。角鲨烷能补充皮肤油脂,增强屏障功能。马齿苋提取物具有抗炎、舒缓作用,可缓解皮肤敏感症状。
对于皮肤屏障功能已经受损的人群,要尽量选择能够修复皮肤屏障、有舒缓效果、配方成分精简的护肤品。如果皮肤正处于敏感期,一定要停止使用功效性较强的产品,避免进一步刺激皮肤。
健康饮食与皮肤的关系
皮肤是人体最大、最外层的器官,其健康状态不仅反映了我们的生活习惯,还与我们的饮食息息相关。皮肤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侵害,这就需要足够的营养支持。饮食中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等,对皮肤的代谢、修复和保护有着直接的影响。
1.营养不均衡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其健康状态与营养摄入密切相关。合理的饮食可以为皮肤提供充足的营养,使肌肤保持健康、年轻。反之,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均衡,进而影响皮肤状况。
2.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是指体内氧化与抗氧化作用失衡,导致细胞损伤的一种状态。饮食中摄入过多的油脂、糖分等物质,会加剧氧化应激,使皮肤老化加速。而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则有助于抵抗氧化应激,保持肌肤年轻。
3.炎症反应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摄入过多的糖分和饱和脂肪,会引发慢性炎症,加速皮肤老化,并导致痤疮、湿疹等皮肤问题的出现。
二、哪些食物能让肌肤越吃越美?
1.绿叶蔬菜:菠菜、羽衣甘蓝等深色绿叶蔬菜富含铁质、维生素K及多种抗氧化物,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黑眼圈和皮肤暗沉。
2.西红柿:富含番茄红素,这是一种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预防皮肤癌,同时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
3.鳄梨(牛油果):不仅含有丰富的健康脂肪(单不饱和脂肪酸),还富含维生素E、C及钾等矿物质,有助于保持皮肤水润光滑,减少细纹和皱纹。
4.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促进皮肤细胞的正常生长与分化,改善皮肤粗糙,预防痤疮。
5.水:虽然水不是食物,但它是维持皮肤水分平衡的关键。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皮肤保持弹性,减少干燥和细纹的出现。建议每天至少喝8杯水,并多吃含水量高的水果和蔬菜。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合理的饮食不仅能够为肌肤提供所需的营养,促进肌肤健康,还能够从内而外提升肌肤状态,让你越吃越美。
情绪管理与皮肤健康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以慢性瘙痒或鳞屑为特征的皮肤疾病。您将注意到皮肤出现隆起、粗糙、发痒的地方,通常在颈部、手腕、前臂、腿部或腹股沟区域。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病,最初的症状是皮肤瘙痒。抓挠会导致皮肤更痒。抓挠多了,皮肤会变厚和变粗糙。颈部、手腕、前臂、腿部或腹股沟区域可能出现多个发痒点。神经性皮炎也称为慢性单纯性苔藓,它不会危及生命,也没有传染性。但瘙痒可能非常强烈,以至于影响睡眠、性功能和生活质量。神经性皮炎越挠越痒的恶性循环很难打破,这种状况通常会长期持续。在治疗后可能消退,但往往还会复发。治疗重点在于控制瘙痒和预防抓挠。识别并消除使症状加重的因素(如皮肤干燥)也可能有帮助。
神经性皮炎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它可能由皮肤刺激物(如紧身衣或虫咬)引起。这种状况会越抓越痒。有时,神经性皮炎会伴随其他皮肤状况,如皮肤干燥、特应性皮炎或银屑病。压力和焦虑也可能引发瘙痒。
可能增加神经性皮炎风险的因素包括:
年龄。此状况在年龄介于 30 至 50 岁的人群中最为常见。
其他皮肤状况。患有或曾经患有其他皮肤状况(如特应性皮炎或银屑病)的人更易患神经性皮炎。
家族史。血亲患有或曾经患有花粉症、儿童湿疹或哮喘的人可能更易患神经性皮炎。
焦虑障碍。焦虑和情绪压力可能引发神经性皮炎。
结节性痒疹的预防措施
结节性痒疹(PN)是一种以皮肤结节为典型皮损,以剧烈瘙痒为主要症状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四肢外侧面,亦可见于腰、背、臀部、头皮等处。刚开始发病时为淡红色丘疹,逐渐演变为半球形结节,黄豆至蚕豆大小,顶端角化、粗糙明显,红褐色或黑褐色,散在分布,相互孤立不融合,触之有坚实感。患者常可感到瘙痒剧烈,呈持续性,多在遇热、运动、出汗、情绪波动时加剧,常常忍不住用力搔抓,从而使患处抓破、出血。患者长期处于“瘙痒-搔抓-加重-更痒”的恶性循环之中,常常夜不能寐、坐立不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精神情绪。
中医将结节性痒疹称作“马疥”“顽湿聚结”。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马疥者,皮内隐嶙起作根墌,搔之不知痛。”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体内蕴湿,兼感外界风毒,或是昆虫咬伤,毒汁内侵成病。风毒湿邪凝聚,使经络阻隔,进而气血凝滞形成结节而作痒。
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过敏原:结节性痒疹通常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因此要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如花粉、宠物毛发、尘螨等。
注意饮食健康:忌食辣椒、酒、海鲜、羊肉、虾蟹及热性水果(芒果、榴莲、荔枝、桂圆),建议患者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结节性痒疹患者应该减少洗澡次数,避免潮湿和汗液积聚,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洗澡时应使用温和的皂液、洗澡水不宜过烫,不要过度搓揉皮肤。
保持心情愉快:情绪波动可能导致结节性痒疹的发生和加重。因此,患者应该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结节性痒疹是一种慢性疾病,容易诊断而难于治疗。其剧烈的瘙痒,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病情顽固易反复,单一方案单打独斗可能效果不佳。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可较好地解决患者的痛苦,也可较快改善患者皮损及瘙痒状况。
通过这些简单的生活习惯调整,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结节性痒疹的困扰,享受健康舒适的秋冬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