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开学迎7300新生,特色活动展风采
武汉大学开学迎7300新生,特色活动展风采
金秋九月,武汉大学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7300余名2024级本科新生怀揣着梦想与憧憬,踏入了这所百年学府,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9月2日清晨,武汉大学校园内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校门口矗立的红色拱门、迎风飘扬的鲜艳旗帜,还有热情洋溢的师生和志愿者,都在热烈欢迎这群珞珈山的新主人。校领导黄泰岩、张平文等早早来到各学部迎新点,迎接新生及家长,看望慰问工作人员和学生志愿者。
在梅园小操场,校党委书记黄泰岩、校长张平文与新生们亲切交流,询问他们的家庭情况、住宿安排以及对大学生活的展望。校领导勉励同学们传承“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训精神,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服务国家、贡献社会。
梦想起航:新生的憧憬与期待
各院系根据自身特色精心设计了迎新活动,让新生们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人文关怀。在计算机学院迎新点,一款会转弯、跳跃、扭腰的机器狗吸引了众多目光,成为新生们的热门打卡点。经济与管理学院则为每位新生准备了“种子纸”,寓意着希望与未来。信息管理学院迎来了年龄最小的新生安雨杰,刚满14周岁的她表示:“学习方面我肯定要更加努力,争取能够拿到学校的奖学金,未来我还想继续攻读研究生。”
在电气与自动化学院迎新点,新生郑婧雯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个印有武大校徽的生日蛋糕。这一天恰好是她的生日,学院的暖心之举让她倍感温馨。郑婧雯表示,她将珍惜大学时光,勇于探索、不懈追求,在专业领域绽放光彩。
科技创新:梦想实现的沃土
武汉大学作为一所顶尖学府,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这样的学术氛围中,学子们得以将个人梦想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实现自我价值。
2024年1月,武汉大学夏军院士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他致力于流域径流形成与转化非线性研究,创新了时变增益非线性模型与方法,解决了复杂水文系统非线性模拟难题。这一成果已在我国和全球60多个不同气候带的洪水预报及防洪减灾中得到验证与应用。
在青年科技创新方面,武汉大学同样硕果累累。定明月教授在碳基能源清洁低碳利用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张振涛教授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发现了新的诊断手段和治疗策略。这些科研成果不仅展现了武大学子的创新实力,更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了力量。
从迷茫到卓越:一个普通大学生的成长故事
温斌杰是武汉大学众多优秀学子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刚入学时,他也曾迷茫过,甚至想过“混完三年就好”。然而,在一位学长的激励下,他逐渐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从担任班长开始,温斌杰学会了责任与担当。他带领班级完成各项任务,协调师生沟通,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组织能力的领导者。在学业上,他坚持坐在教室前排,认真听讲,积极提问,最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
在学术竞赛中,温斌杰更是展现了非凡的毅力。从零基础学习编程,到参加百度Apollo城市道路自动驾驶大赛,他和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获得省赛二等奖。在室外ROS无人竞速赛中,他们更是斩获一等奖,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温斌杰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新生:只要心中有梦想,脚下有方向,就一定能在武汉大学这片沃土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结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武汉大学开学季不仅是一个时间点,更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这里,少年们将开启人生新的征程,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无论是学术研究、科技创新,还是个人成长、社会服务,武汉大学都将为学子们提供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资源。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这不仅是武汉大学的校训,更是每个武大人内心的信念。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怀揣梦想的少年们将在珞珈山下书写怎样的青春篇章,又将如何在未来的道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