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按摩大包穴助职场人缓解疲劳,配合理食动效果更佳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10:3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按摩大包穴助职场人缓解疲劳,配合理食动效果更佳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职场人士常常面临长时间伏案工作、精神压力大的困扰,导致身体疲劳、湿气重。中医推荐通过拍打大包穴和按摩其他祛湿穴位来缓解这些问题。大包穴位于腋下六寸,拍打该穴位可以疏肝理气、健脾祛湿,有效对抗秋乏。此外,足三里、三阴交等六大祛湿穴位也是不错的选择。每天花几分钟按摩这些穴位,就能显著提升精神状态,告别疲劳,让你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01

职场人士的健康困境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5.85亿额外人数获得基本服务保障并不遭受经济困难,与2018年相比。这一数据反映出职场人士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疲劳和湿气重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常见问题。

02

大包穴:职场人士的健康密码

大包穴在中医学中被视为调节脾胃功能、治疗各种疼痛症状的重要穴位。《针灸甲乙经》云:“实则一身尽痛,虚则百脉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指的就是大包穴。

大包穴在胸外侧区,属于足太阴脾经,称为脾之大络,有广大包容,包罗万象,通达周身之意。脾为中土五行的位置被其他四脏所包裹,故名大包。此穴位可以调节脾胃功能、治疗全身疼痛、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口干舌燥等症状。

大包穴的位置和功能

大包穴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大包穴属足太阴脾经,具有统血养经、宽胸止痛的功效。主治气喘、胸胁痛、全身疼痛、四肢无力等症状;能有效缓解期关节疼痛,并改善关节活动,防止关节畸形,因此,大包穴经常被针灸师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按摩大包穴的方法

  1. 按揉拍打法
    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指腹点按左侧大包穴,揉动脾经,使穴位产生明显的酸、麻、重、胀感。最后用掌心轻揉,轻轻拍打腋下放松,操作时要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按揉10-15分钟,每天1-2次。

  2. 按压法
    用食指和中指合力,用力在大包穴处向内外移动,每次停留5秒钟,左右穴位交替按压,每日按摩10-15分钟。

  3. 押手导引法
    用双手押在两边的大包穴进行导引,时间15到20秒钟,适合年龄较大或女性操作。

  4. 点压法
    把两拳相握,拳头拳面位置,放到肋骨的缝隙,这样就可以刺激大包穴了,然后用力点,点的时候会发酸,点住这个以后,然后收肩(扩胸),肩部肌肉收缩后,继续坚持15到20秒钟,然后放松,但是手一直要顶着,如果大包穴经常酸疼的人,一般都是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人。

适用人群

  • 脾虚体弱,四肢无力或全身疲乏、经常感到气短、气急的人。
  • 饮食不当,常吃油腻、辛辣食物,或因工作繁忙、压力大,容易导致脾胃不好的人。

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治四肢无力。脾胃不好的人可搭配按摩太冲、三阴交等穴位,使脾胃得到更好的调理,在按摩大包穴时,如果与按摩太冲、三阴交等穴位一起来按摩,可达到更好的调理效果。

养生保健

按摩大包,紧急止痛。饭后活动过量或者是工作压力大,会出现岔气、侧胸胁部疼痛等情况,此时按揉大包穴可以及时解决这种问题,每天适当的按摩导引大包穴,不仅可以达到缓解肌肉疲劳的效果,还可以非常有效地止痛与预防疼痛。

注意事项

按摩大包穴时不要过于用力,以避免伤及穴位周围组织。孕妇、月经期间和哺乳期间的女性不宜按摩该穴位。

03

其他缓解疲劳的方法

除了按摩大包穴,还有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疲劳:

合理饮食

粥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和养生功效,“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包括普通人群均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合理选用和搭配一些粥食,抵抗疲劳。

  • 麦枣安神粥:取大枣10枚、小麦30克,加水熬制即可。此粥方源于中医古籍《金匮要略》甘麦大枣汤,具有安神缓急的功效。适用于长期加班、心烦急躁、睡眠不安或更年期的人群。没有糖尿病的人食用时可加入适量蜂蜜。

  • 百合枣仁助眠粥:取百合15克、炒酸枣仁30克(包)、粳米50克,加水熬制即可。具有滋阴润燥助眠之效,可用于失眠人群的辅助食疗。

  • 山药莲子健脾粥:取山药15克、莲子15克、粳米50克、黄豆30克。黄豆泡水后,磨制成豆浆,用豆浆熬制山药、莲子和粳米。具有健脾养颜之效,适用于脾虚乏力、面色晦暗的人群。

  • 红豆薏苡仁除湿粥:取红豆30克、炒薏苡仁30克、葛根15克、山药15克、粳米50克,加水熬制。具有健脾除湿之效,适用于脾虚湿盛、舌苔厚腻、头昏乏力的人群。

  • 百合银耳润燥粥:取百合15克、银耳3克、枸杞子15克、粳米50克,加水熬制即可。具有滋阴润燥明目之效,适用于长期加班或久视电子产品,口眼干燥、视物不清的人群。没有糖尿病的人食用时可加入适量蜂蜜。

糖尿病患者或血糖不稳的人群不宜喝粥,如喝最好去掉粳米等成分,具体可咨询中医师;胃食管反流患者不宜多喝粥;粥虽好,普通人群喝粥也要适当,不宜顿顿喝。

适度运动

合理适当的运动具有抗疲劳的作用,但总体来说不建议在室内进行高强度健身或剧烈运动。最好在天气比较好的情况下,到空气比较新鲜的户外进行有氧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可放松肌肉,舒缓心情,达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对抗疲劳的运动方式包括:散步、慢跑、爬山、体操、瑜伽、游泳、打球等。除此之外,一些传统运动项目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均具有缓解疲劳、增强体质的作用。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身体情况和环境设施的情况合理选择,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科学休息

缓解疲劳需要休息,需要睡眠,然而休息可不是简单的“睡大觉”,要科学合理主动休息,才是高效率的休息,才能真正缓解疲劳。首先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该睡的时候睡,该起的时候起,保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睡眠质量尤为重要。如果有睡眠问题,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其次根据个人的体质、喜好和工作性质等情况,选择一些主动休息的方式,如听音乐、静坐、冥想、运动等,以真正起到休息的作用从而高效缓解疲劳。

教师等职业需长时间站立,腰腿肌肉易劳损,平时应注意多活动下肢,可选择散步、慢跑等运动,休息时可将下肢抬高,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上班族等需长时间久坐人群,宜选择慢跑、游泳、打球等全身性运动,以促进全身气血流通。司机、流水作业人员等人群,其工作环境嘈杂,劳动强度高,技术性强,体力消耗大,同时精神也高度紧张,易出现头痛、肌肉痛、失眠等症,应选择舒缓的运动方式,如步行、太极拳、瑜伽等,使身心同时得到放松。

通过按摩大包穴配合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科学休息,职场人士可以有效缓解疲劳,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疲劳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