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手语导医和话务员,让听障患者不再“哑巴吃黄连”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0:5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手语导医和话务员,让听障患者不再“哑巴吃黄连”

“医生,我最近总是感觉头晕,有时候还会恶心。”在南京市江北医院的手语门诊,听障患者程冉正通过手语与医生交流。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她没有依赖文字沟通,也没有因为表达不清而反复确认,整个就医过程顺畅而高效。这一切,得益于医院推出的手语导医服务。

在中国,有超过2780万的听障人士,他们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沟通障碍。特别是在就医这样的关键场景,沟通不畅不仅影响诊断效率,还可能带来误诊风险。听障人士程冉就曾因为沟通问题,选择硬扛小病,或者通过网络搜索自我诊断。这种无奈的选择,在听障群体中并不罕见。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一些医疗机构开始探索手语导医服务。以南京江北医院为例,每周四都会开设专门的手语门诊,由精通手语的志愿者提供一对一服务。同时,医院还开发了预约小程序,听障患者可以提前预约就诊时间,避免长时间等待。更贴心的是,医院的工作人员也接受了手语培训,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为听障患者提供基本帮助。

这种创新服务模式的效果显而易见。程冉表示:“以前有点小毛病,要么硬扛要么上网自己搜索。现在好了,医院为我提供了便捷服务。”另一位听障患者李明也感慨道:“以前去医院,光是挂号和描述病情就要花很长时间,现在有了手语服务,整个过程不到半小时就搞定了。”

除了医疗机构,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行动。以上海市为例,12345市民服务热线就推出了手语视频服务。听障人士只需在微信小程序中搜索“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点击“手语客服”图标,就能进入专属服务界面。工作日上午9时至下午5时,都有专业的手语话务员在线等待。

这种服务不仅限于热线电话,在全市的街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窗口单位,也能享受到实时手语翻译服务。据统计,仅在试运行期间,手语视频服务的接听量就达到了170件。听障人士丁磊表示:“我们去医院看病,往往需要打字跟医生沟通,比较浪费时间,有了这个小程序后,沟通更加高效便捷了。”

这些服务的推出,不仅解决了听障人士的实际需求,更体现了社会对残障群体的关怀。正如一位听障患者所说:“这种服务让我们感觉到了温暖与关怀,也让我们更有信心融入社会。”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要真正实现无障碍就医,还需要更多医疗机构加入进来,建立统一的手语服务体系,让听障人士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让听障患者不再“哑巴吃黄连”,真正享受到平等的公共服务。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