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变肺炎?胸闷气短是征兆,这些症状要警惕
感冒变肺炎?胸闷气短是征兆,这些症状要警惕
近日,“女子硬扛流感10天白肺”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关注。江苏51岁的陈女士因患流感在家硬扛10多天后,突然倒地昏迷。经CT检查,她已发展成重症肺炎,肺功能基本丧失,随时有生命危险。
这个案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感冒看似平常,但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绝不能掉以轻心,这可能是肺炎的征兆。
感冒如何发展成肺炎?
感冒通常由病毒引起,主要影响上呼吸道,表现为鼻塞、流涕等症状。但某些情况下,病毒或细菌可能进一步侵犯下呼吸道,导致肺泡和支气管发炎,从而发展成肺炎。
儿童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尤其容易发生这种情况。据统计,反复呼吸道感染在6个月至6岁儿童中发病率较高,其中1至3岁幼儿最为常见。此外,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或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酗酒)的人也更容易发展成肺炎。
胸闷气短:不容忽视的预警信号
胸闷气短是肺炎的典型症状之一,可能伴随发热、咳嗽等症状。如果是由病毒感染引起,一般7至10天可恢复。但需警惕的是,这期间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心肌炎。心肌炎可表现为低热、心慌、胸闷、气短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肌永久性损伤。
肺炎的其他症状和危害
肺炎的体征和症状从轻微到严重不等,取决于引起感染的细菌类型、年龄和整体健康等因素。轻微的体征和症状通常与感冒或流感相似,但持续时间更长。具体症状包括:
- 发热:大部分患者出现不规律发热,重症感染者或婴幼儿体温可正常或低于正常
- 咳嗽、咳痰:咳嗽频繁,早期可以是刺激性干咳,后期出现咳痰
- 呼吸急促:多数在咳嗽、发热后出现,病变范围较大的患者可有呼吸困难、呼吸窘迫
- 全身症状:全身酸痛、乏力、食欲不振等
重症肺炎可导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和应对?
及时就医:如果感冒后出现持续高热不退、气短、基础病加重等情形,应及时到医院就医。特别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以及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更应警惕。
遵医嘱用药:确诊肺炎后,医生会根据病情开具相应的药物,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停药。
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感染。
接种疫苗: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和儿童,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是预防肺炎的有效手段。
总之,感冒后若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切不可掉以轻心。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是关键。同时,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接种疫苗等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肺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