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例致盲家暴案看医院如何正确处理家暴案件
从一例致盲家暴案看医院如何正确处理家暴案件
2023年3月19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却成为了小雪人生中的转折点。刚结婚两个月的小雪,因为拒绝给丈夫游戏充值,遭到了严重的家暴,最终导致双目失明。这起发生在郑州的家暴案件,不仅震惊了社会,也引发了公众对家暴急救和后续治疗的关注。
案件回顾:从游戏充值到双目失明
小雪,28岁,内蒙古人,经亲戚介绍认识了大她两岁的谢某。婚后,两人在河南打工。谢某沉迷网络游戏,多次向小雪索要充值费用。2023年3月19日,当谢某再次索要1万元未果后,愤怒之下对小雪施暴,导致其鼻血直流。小雪的表哥赶到现场后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小雪被紧急送往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经过三个多月的昏迷治疗,小雪虽然苏醒,但医生诊断显示,她的颅内出血致视神经萎缩,导致双目失明,身体多处严重受伤,生活无法自理。小雪的父母变卖家产,带着她辗转多家医院治疗,但得到的答复都是视神经萎缩不可逆。2024年8月30日,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判决谢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赔偿小雪656798.52元。
医院如何处理家暴案件?
这起案件不仅是一场悲剧,也是对医疗机构处理家暴案件的一次考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医疗机构在处理家暴案件时,应当遵循以下流程:
及时救治:对家暴受害者进行紧急医疗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伤情鉴定:为受害者提供专业的伤情鉴定服务,出具诊断证明。
配合调查:协助公安机关进行伤情鉴定,提供必要的医疗记录和证明。
转诊服务:根据受害者的情况,提供必要的转诊服务,如心理辅导、专科治疗等。
备案与随访:在相关机构备案,并定期随访,确保受害者安全。
全科医生的角色与挑战
在处理家暴案件中,全科医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医疗救治的提供者,更是受害者的第一线识别者和支持者。全科医生需要运用“以患者为中心”的方法和“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进行诊疗,这包括:
识别与评估:通过细致的问诊和观察,识别家暴的迹象,如不明原因的淤青、创伤等。
安全评估:评估受害者当前的安全状况,制定安全计划。
心理支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转介服务。
多学科协作:与心理科、妇科、外科等科室协作,为受害者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社会资源链接:与妇联、派出所等机构合作,为受害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实用建议:如何正确应对家暴
及时就医:遭受家暴后,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伤情鉴定和治疗,保留好所有医疗记录。
报警求助:拨打110报警,由警方介入调查,保护自身安全。
收集证据:保存所有与家暴相关的证据,如医疗报告、照片、录音等。
寻求专业帮助:向妇女维权热线(12338)求助,或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制定安全计划:包括紧急联系方式、安全地点、可求助的亲友名单等。
法律援助:向法律援助机构求助,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
小雪的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家暴不是家务事,而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处理家暴案件时,不仅要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更要发挥识别、干预和转介的作用,为受害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护。同时,我们也呼吁社会公众提高对家暴问题的认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无暴力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