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外卖食品安全大揭秘:监管部门出手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31:3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外卖食品安全大揭秘:监管部门出手了!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在京召开新业态新模式食品安全行政指导会,部署开展质量安全引领平台经济健康发展行动,维护好“双十一”食品消费安全。此次会议释放出强烈信号:监管部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严查外卖商家的食品安全问题。

01

外卖食品安全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生鲜电商、餐饮外卖、直播带货等食品新兴业态蓬勃发展,在为消费者带来便利、为经济增长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食品安全风险和挑战。市场监管总局专门组织开展了新业态新模式食品安全专项抽检监测。抽检结果显示,新业态新模式总体食品安全状况平稳,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02

典型案例:外卖食品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在实际运营中,外卖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例如,某外卖平台未严格审核入驻商户的资质,导致一家无照经营的餐馆上线运营,最终因食材过期引发顾客食物中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平台未能履行审查义务,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并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另一案例中,在恶劣天气条件下,骑手未按规定保持食物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输,导致送达时食物已经变质。若因此引起消费者不适甚至疾病,平台和商家均有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03

监管部门重拳出击:多项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面对外卖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

  1. 政策法规不断完善:自2015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规范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其中对餐饮服务和网络订餐平台均有明确规定。2023年至2024年间,预计将进一步出台或修订相关细则,以适应外卖市场的快速变化。

  2. 强化平台责任:根据食安法第131条规定,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确保在其平台上交易的食品经营者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对商家进行实名登记、审查许可证件等信息。如果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

  3. 加强信息公开透明:食安法要求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公开商家的相关信息,包括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以便消费者查询和监督。

  4. 严格配送环节管理:针对配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或变质等问题,新规可能会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如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并在规定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5. 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新规将更加注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例如,要求平台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

04

消费者如何保障自身权益?

在监管部门加强监管的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防范措施:

  1. 选择正规平台和商家:优先选择知名度高、评价好的外卖平台和商家,查看商家的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2. 关注食品包装:接收外卖时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被打开过的痕迹。

  3. 留意食品温度:热食应保持在60℃以上,冷食应保持在10℃以下,避免食用温度异常的食品。

  4. 保留证据:如果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保留相关证据,包括订单截图、食品照片等,以便维权。

  5. 合理点餐:根据个人需求适量点餐,避免浪费。

05

未来展望:外卖行业将迎来更健康发展

监管部门的行动对外卖行业将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严格的监管将淘汰一批不合规的商家,净化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也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意味着可以享受到更安全、更放心的外卖服务。

外卖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监管部门、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努力。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外卖食品将越来越安全,让消费者吃得安心、放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