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豆红曲不是你想吃就能吃的!
纳豆红曲不是你想吃就能吃的!
近日,日本小林制药含红曲成分的保健品导致多人死亡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红曲这种传统中药的安全性,也提醒我们在食用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时需要格外谨慎。纳豆红曲片作为一种常见的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包括纳豆激酶和红曲米提取物等,具有辅助调节血脂、预防血栓和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然而,任何药物或保健品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禁忌症,纳豆红曲片也不例外。
纳豆红曲片的主要成分与功效
纳豆红曲片的主要成分是纳豆激酶和红曲米提取物。纳豆激酶是从纳豆中提取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溶解血栓、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红曲米提取物则含有天然的洛伐他汀(莫纳可林K),能够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此外,纳豆红曲片中还可能含有黄精、黄酮类物质等成分,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等功效。
禁忌人群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纳豆红曲片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出血性疾病患者:纳豆红曲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能加重出血倾向,因此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服用抗凝药物的人群:纳豆红曲片可能增强抗凝效果,导致过度出血,因此正在服用抗凝药物的人群禁用。
服用降脂药物的人群:由于纳豆红曲片本身具有降血脂作用,同时服用可能增加副作用如头晕、胃疼,因此正在服用降脂药物的人群禁用。
安全性问题
红曲作为纳豆红曲片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红曲在发酵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种名为桔霉素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肾脏毒性,可引起肾脏肿大、肾小管扩张以及上皮细胞坏死。因此,许多国家对红曲发酵产品中的桔霉素含量都有严格限制。在日本小林制药事件中,有分析认为高含量的桔霉素可能是导致消费者死亡的原因之一。
此外,红曲中含有莫纳可林K(即天然的洛伐他汀),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但是,过量摄入红曲可能会导致莫纳可林K的含量过高,从而增加肝肾负担,甚至引发肌肉溶解等严重副作用。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保健品中红曲的剂量有严格限制,规定使用者每日摄入红曲不超过2克。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纳豆红曲片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与降血脂药物同服:由于纳豆红曲片本身具有降血脂作用,同时服用可能增加副作用如头晕、胃疼。
特殊人群禁用: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 出血性疾病患者:可能加重出血倾向。
- 服用抗凝药物的人群:可能增强抗凝效果,导致过度出血。
其他注意事项:
- 活动性出血、近期大手术等情况应遵医嘱使用。
- 最佳服用时间是晚饭后30分钟到1个半小时。
- 可以搭配辅酶Q10、深海鱼油、大豆卵磷脂等一起服用。
与降脂药物联用时需谨慎:红曲含有他汀类成分,与降脂药物联用时需要注意用量,加强肝肾功能监测。
与其他药物联用时需谨慎:红曲和与他汀类有相互作用的药物联用时也需要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可能会消耗脾气,导致精力不足、胃疼等症状。
无食积、瘀血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红曲。
遵医嘱服用:在使用任何保健品前,建议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的意见,特别是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
总之,纳豆红曲片作为一种保健食品,虽然有其独特的功效,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医嘱,合理控制剂量和服用时间,不可自行盲目延长服用时间和剂量。同时,还要注意观察身体反应,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