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严重决策失误及其深远影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严重决策失误及其深远影响

引用
网易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O1VD20C05566PS8.html

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关键性的决策失误往往会对国家和民族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汉朝允许少数民族南迁、北宋选择宋徽宗为皇帝以及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些决策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局势,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允许少数民族南迁

在说到历史上中华民族的灾难不得不提起的就是“五胡乱华”了,其实会造成晋朝的五胡乱华除了皇帝的无力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一切还要追溯到汉光武帝时期,众所周知匈奴一直都是先秦和西汉的一个巨大隐患。

即使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没有能够彻底地将匈奴给歼灭,在那之后又经历了几代帝王的努力,将匈奴的势力一点点地打散。

在东汉初年之际,匈奴的局势完全不能和以往相比,早年的匈奴兵强马壮,但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后,匈奴也感到了乏力。

匈奴只能算是一个小政权,他们根本就不能和强大的大汉相比,他们的恢复速度和大汉是没有办法比的。并且大汉也不会给他们恢复的机会,更雪上加霜的是,匈奴的内部也不是很平静。

在东汉初年他们就分为了南北两个部分,祸不单行他们赖以生存的草原也发生了变故,因为天气和自然灾害让匈奴陷入了瘟疫中,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以做到。此时东汉的大臣们都劝说光武帝出兵,将匈奴给彻底地歼灭。

对此光武帝却有不一样的看法,他选择让北方的少数民族南迁到今天的河套平原一带,当然对于当时的局势来说,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不仅能够帮助大汉守卫边疆,并且还能够增加大汉的劳动力。

但要是长久来看,这完全是引狼入室,这些少数民族是不懂中原文化的,在他们的身上也没有忠和义,有的只有利益,甚至能说他们完全就是一个机会主义者。

上文也说了中原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也是不一样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仅是中原民族会这样想,这些少数民族也是这样想的。

即使是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促进民族融合,但效果依旧不是很明显,对于这些外族人,他们在中原的生活也不容易,很少有人对他们正眼相待。生活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之下,让他们对于中原王朝的统治根本就没有归属感。

这些势力在当地繁衍生息,很快就开始壮大,不用到晋朝,在东汉末年之际就能够看到他们活跃在社会上了。当年董卓手中所依仗的不正是胡骑,这也对东汉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并且在东汉末年中原也是一片混战,正好就给了他们机会。

其实在三国时,这些少数民族就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了,也发动了不少的叛乱不过都被镇压了而已。没有人愿意一直位居人下,他们一直在等待机会。回顾当年光武帝允许他们南迁,到晋朝已经过去两百年了,他们的人数也高达一百多万人。

晋朝也是历史上一个让人提起就皱眉的王朝,在晋朝刚刚建立没多久,就发生了影响后世的“八王之乱”给根基不稳的晋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少数民族们可算是找到了机会,迅速占领了北方,后引发了那一场重大的灾难。

不可以君天下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之耻也那是贯彻了整个南宋,这是整个北宋最严重的事件。在这不得不提起的就是北宋的宋徽宗了,北宋沦落到这个下场他是要负很大责任的。

北宋出众的皇帝也不多,除了开国君主赵匡胤外,就是宋仁宗、宋神宗、宋哲宗了,宋哲宗是其中唯一一位少年天子,和东汉相比,大宋的少年天子是很少的。众所周知主少国疑,少年君主在亲政最初也是很难施展开的,不过这在宋哲宗身上并未体现出来。

宋哲宗在上位后很快就推行了一系列有利政策,很好地挽救了当前国家的局势,唯一遗憾的就是这一位皇帝英年早逝并且还没有留下继承人,让整个国家因为皇位继承人陷入了动荡中,甚至还选择出了一位昏君。

其实这也不能怪宋哲宗,因为他的逝世太突然了,在他逝世后满朝文武就开始商讨应该让谁坐上那个皇位,虽说是满朝文武商量,但一人的话才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向太后。向太后是宋神宗的妻子。

其实向太后早就有了人选,此人就是宋哲宗的弟弟端王赵佶。大臣章惇却认为应该立宋哲宗的弟弟简王赵似,遭到了向太后的反对。因为他是宋哲宗的胞弟,向太后不愿意让宋哲宗的亲弟弟坐上皇位。

章惇很快就说出了另一个人选,宋神宗最大的儿子申王赵佖,向太后还是不同意,并且说出了她的人选——端王赵佶。章惇当即就提出了反对的意见,表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简单来说就是端王举止轻浮不庄重,不适合担任天下的君主。但一个大臣怎么能够争得过太后,最后还是让端王坐上了皇位。不得不说的是在文化上宋徽宗确实是很有作为,但在做皇帝上他却是倒数的。

北宋本就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在宋徽宗登基后重用蔡京等一众佞臣,朝堂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被金军攻入京城。当然这也让他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闭关锁国

在历史上的这些决策中对于国家和后世影响最深远和严重的就是大清的闭关锁国政策了。清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们固然是骄傲的,尤其是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精励图治让整个国家迎来了最后一个盛世。

对于此时的大清来说,整个世界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大清,因此还得出了“天朝上国”这一辉煌的称谓。大清的皇帝认为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军事、文化上都是远超其他国家的,根本就不需要再和其他国家交流。

此时的西方国家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开始崛起了,所以他们就盯上了这一个东方大国。出于对自身权利的巩固和对西方国家的不信任等等原因,大清的统治者推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断绝了和西方国家的同步发展。

当然这所带来的后果也是巨大的,直接就切断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联系。众所周知西方很快就开始了工业革命,中国就这样错过了工业革命这个巨大的机遇,当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得到迅速发展的时候,依旧停留在农耕社会用着冷兵器的中国怎么会是他们的对手。

大家所熟知的蒸汽机还有一些热武器也在此时出世,这些先进的科学文化中国固然是得不到的,他们在不停地发展,中国在固步不前,这也就导致两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其中最让人揪心的就是思想上的落后了,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兴旺与否,最重要的就是思想了,西方的先进思想传递不到中国。

此时的中国还沉浸在封建思想之下,落后不是一时的而是长久的,到了近代后,中国人用血的教训明白了“落后就会挨打”。不仅是文化,在经济、军事、政治乃至科技上都是落后的,让中国渐渐丧失了国家主权,成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结语

当然在历史上因为决策失误所带来巨大影响的事情也不少,像“土木堡之变”“建文帝削藩”等等,不过这些政策所影响的大多都是一个王朝,但上文提到的这三个政策不仅影响了当前局势还影响了后世。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