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新规来了!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新规来了!
2024年8月11日,备受关注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正式发布。作为我国高血压防治领域的权威指导文件,新版指南在2018版基础上进行了全面更新,新增13项内容,首次将中医药治疗纳入其中,为高血压患者带来了更加精准和多元的健康管理方案。
13项新增内容,指南全面升级
新版指南历时3年修订完成,凝聚了63名专家的智慧,参考文献达765篇。与2018版相比,新指南在篇幅、框架和内容上都有显著扩充,堪称一部高血压防治领域的“百科全书”。
新增内容涵盖多个方面:
- 新增“我国高血压防控计划和项目”章节,系统梳理了国家层面的高血压防控策略
- 引入新的血压测量方法,包括自动诊室血压测量和可穿戴设备血压测量
- 提出“分级、分期、分型”治疗新理念,使高血压管理更加精细化
- 强调诊室外血压监测的重要性,新增“诊室血压以外的降压治疗目标”
- 更新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建议,提供更多基于中国人群的循证医学证据
- 新增多种降压治疗方法,包括替代盐、ARNI、MRA等新型药物
- 新增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心率增快和高尿酸血症,并提供相应处理建议
- 新增“改善和逆转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章节,强调靶器官损害评估的重要性
- 新增6种合并临床情况的高血压处理方案,涵盖认知障碍、肥胖等多种情况
- 新增2种继发性高血压类型,完善了高血压分类体系
- 新增“高血压互联网医疗”章节,体现数字化健康管理趋势
中医药治疗首次纳入,提供新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新版指南首次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列入推荐方法。这一变化体现了我国高血压防治的特色,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顾志冬教授表示,新指南充分吸纳了近年来我国在高血压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超过36%的参考文献第一作者为中国学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精细化管理,提高控制率
新指南进一步强化了血压管理理念,推荐一般患者(包括65~79岁老年人)诊室血压降至<140/90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mmHg。同时,指南保留了3级高血压的分级标准,强调对这部分高危患者进行积极监测和治疗。
此外,指南还重视高盐饮食、肥胖等重要危险因素,提供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例如,根据中国人群研究结果,更新了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肥厚的标准,纳入了点尿评估食盐量公式。
数字化赋能,管理更便捷
在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指南特别新增了“高血压互联网医疗”章节。这表明,未来高血压管理将更加依赖数字化手段,患者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实现血压监测和管理,享受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迈入新阶段。新版指南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全面和细致的诊疗依据,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加精准和多元的治疗选择。随着指南的推广和应用,我国高血压控制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将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