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严查肝吸虫病隐患,食品安全监管再升级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01: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严查肝吸虫病隐患,食品安全监管再升级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特别是针对可能导致肝吸虫病传播的淡水鱼虾,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检查和管控措施。这一举措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许多网友纷纷表示支持。专家指出,肝吸虫病主要通过食用未煮熟的淡水鱼虾传播,因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肝吸虫病,又称华支睾吸虫病,是一种由肝吸虫寄生在人体肝内胆管引起的疾病。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研究显示,肝吸虫病是明确的致癌物,可导致胆管癌。其主要传播途径是人类因生食含有肝吸虫囊蚴的淡水鱼而感染。

国家疾控局等1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全国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综合防治实施方案(2024—2030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和2030年,重点流行省份肝吸虫感染率要分别下降5%和15%以上。为实现这一目标,方案明确了强化传染源控制、加强中间宿主管理、规范患者查治和救助、持续推进监测和干预区工作等针对性防治策略和措施。

在具体监管措施方面,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对水产品市场的检查力度,重点检查经营者的进货查验记录、索证索票制度落实情况,以及销售的水产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加强对餐饮服务单位的监督检查,督促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加工制作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公众对此次监管行动表示大力支持。有网友表示:“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健康,这样的严格监管非常必要。”还有网友呼吁:“不仅要严查,还要加强宣传,让更多人了解肝吸虫病的危害。”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持续发力。例如,针对媒体反映的“罐车运输食用植物油乱象问题”,国务院食安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粮食和储备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分赴河北、天津、内蒙古、陕西四地开展联合调查。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和个人违反基本常识,将食品与有毒、有害、或有异味的物品一同贮存运输,性质极其恶劣。监管部门对涉事企业和个人进行了严厉处罚,包括刑事立案、行政处罚等。

专家提醒,预防肝吸虫病的关键在于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食用未经充分烹饪的淡水鱼虾,注意饮食卫生,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同时,厨房应做到生熟食品分开处理,防止交叉污染。

如果出现食欲减退、腹痛、腹泻、乏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以便尽早诊断和治疗。通过监管部门的严格执法和公众的积极参与,相信肝吸虫病的传播风险将得到有效控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