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基金豪赚1.68万亿,投资策略助力科技创新
社保基金豪赚1.68万亿,投资策略助力科技创新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收益达到1.68万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7.36%。这一亮眼的成绩单不仅展示了社保基金强大的投资管理能力,也为国家经济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投资策略:聚焦科技创新和战略性产业
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社保基金如何实现如此可观的投资回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丁学东在《学习时报》撰文指出,社保基金的投资策略是“持续加大对国内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加大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领域的长期股权投资力度,加大对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等方面的投资规模”。
这一策略在社保基金的具体投资布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社保基金重仓的34家上市公司中,有色金属行业持仓市值最高,超过30亿元,基础化工、医药生物、国防军工等行业持仓市值均超过10亿元。而在2024年上半年末,社保基金重仓的162家上市公司中,有色金属、电子等行业持仓市值居前,分别超过50亿元和40亿元。
支持科技创新:以投资助力产业升级
社保基金的投资策略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以美埃科技为例,该公司专注于空气净化和污染控制解决方案,2024年三季度末社保基金持股比例达3.17%,是新进股中持股比例最高的公司。另一家被社保基金重仓的公司我武生物,专注于过敏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在脱敏治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逐步拓展干细胞等其他领域的研发。社保基金一一二组合持有其2608.1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达5.39%。
市场影响:提振信心与稳定发展
社保基金的投资策略不仅实现了自身资产的保值增值,也对整个资本市场产生了积极影响。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社保基金作为典型的长期资金、耐心资本,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持续入市不仅有助于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也能带动其他机构投资者进入股市,为A股带来更多流动性,提振投资者信心。
应对人口老龄化:积累战略储备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保基金在应对这一挑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丁学东强调,要“聚焦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抓住宝贵积累期,推动建立稳定的资金注入机制,积极拓展新的资金来源渠道,持续巩固壮大战略储备基金规模”。通过稳健投资运营争取较好投资收益,继续发挥好投资收益对基金积累的重要作用,不断夯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财富基础。
未来展望:持续优化投资策略
为了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同时实现增值,社保基金需要不断完善投资策略。东源投资首席分析师刘祥东建议,应逐步完善社保基金投资的相关政策,确保投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长期持有的投资给予税收优惠,鼓励社保基金进行长期投资;设立专门的长期投资基金,吸引社保基金参与基础设施、绿色经济等领域上市公司的投资。
社保基金的投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数据显示,社保基金在2008年、2018年和2022年曾出现负收益。但凭借其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社保基金在其他年份均实现了正收益,2007年更是录得43.19%的投资收益率。截至2023年末,社保基金权益总额为26569.42亿元,成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保基金的投资策略和成效,不仅关乎其自身的保值增值,更关系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可持续性。随着投资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社保基金必将在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