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严查农村小微工程腐败,智慧监督堵住制度漏洞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5: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严查农村小微工程腐败,智慧监督堵住制度漏洞

近期,农村小微工程领域频频曝出腐败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案件不仅涉及资金的流失,更关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本文将深入剖析农村小微工程领域的腐败成因,并探讨有效的治理措施,旨在还村民们一个清朗的建设环境。

01

腐败成因:制度漏洞与权力失范

农村小微工程领域的腐败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制度漏洞:审批简单,监管缺位

以江西省资溪县原高田乡党委书记邓少鹏案为例,根据《资溪县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发包管理办法》,乡镇一定数额以下项目可直接发包,且无需财政预结算评审就可拨付资金。这种制度设计虽然简化了审批流程,却也为腐败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邓少鹏正是利用这一漏洞,通过虚设项目、虚增工程量等方式套取资金近52万元。

行为特征:手段多样,隐蔽性强

腐败行为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虚构工程项目套取资金、违规发包、暗箱操作、优亲厚友等。例如,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韩家坝村原党支部书记李某华,就利用群众不熟悉项目建设程序及资金使用的信息差,通过成立“影子公司”虚假走账套取村集体资金。

权力失范:集中过度,监督缺失

在一些基层单位,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一些村干部或乡镇领导利用职务便利,随意支配工程项目,甚至将其作为个人“提款机”。同时,由于监督力量薄弱,很多问题直到资金流失才被发现,为时已晚。

02

治理措施:创新监管,重拳出击

面对农村小微工程领域的腐败问题,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积极行动,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

制度创新:智慧监督,阳光运行

浙江省东阳市纪委监委推动市政管办制定村级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对村级工程各阶段进行规范管理。同时,该市纪委监委推动市农业农村局出台加强村级工程变更管理的意见,明确村级工程变更原则、范围、程序和相关要求,工程增加额超过2万元或超过合同价款20%的,按审批程序重新报批,堵住限额以下村级工程变更管理漏洞。

重拳出击:零容忍态度,严查快处

天门市纪委监委对乡村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纳入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重要内容,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截至目前,已排查相关问题线索40件,启动严查快处程序立案28人,留置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人,追缴违纪违法所得110万余元。

制度建设: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纪委监委聚焦近年来村级小微工程项目建设领域信访举报、监督检查、案件查办和巡察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剖析,对村级小微工程拆分工程规避招标、暗箱操作、工程承揽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开列负面清单,对照问题清单查纠风险隐患13个,谈话提醒3人次,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治。

03

未来展望:持续治理,多方参与

农村小微工程领域的腐败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建立长效机制

各地应结合实际,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如工程变更审批、资金使用公示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同时,要注重制度的执行力度,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

多方参与监督

除了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外,还应充分调动群众、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监督。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纪委监委在全县286个村(社区)探索推行“党群议事”制度,对决议结果、实施结果及时公开,保障党员、群众事前建议权、会中表决权、事后反馈权,着力实现村级小微工程做不做、做什么、谁来做、怎么付等事项民主决策,把村级小微工程打造成阳光工程。

加强警示教育

通过典型案例通报、旁听庭审等方式,强化对基层干部的警示教育,使其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同时,也要加强正面引导,树立一批清廉建设的先进典型,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农村小微工程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关乎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通过持续的治理和创新的监管,才能真正让这些工程成为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