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书法术语大揭秘:从“锥画沙”到“屋漏痕”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22:1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书法术语大揭秘:从“锥画沙”到“屋漏痕”

2013年3月17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作品鉴赏会在新华书画院举办。这场小型展览的主角是时任新华社副社长的何东君,他不仅是一位资深新闻人,更是一位造诣深厚的书法家。此次展出的30多幅作品中,何东君的草书作品以其飘逸潇洒、大气磅礴的风格,给在场的书法爱好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新华社高级编辑周清印即席赋诗两首,其中一句“笔走龙蛇草帖狂”生动地描绘了何东君书法作品的神韵。这句诗中暗含的正是书法术语“笔走龙蛇”,用来形容草书线条的灵动与气势。而另一位书法同仁评价何东君的作品“味厚神藏、气韵生动”,则点出了书法作品的意境之美。

这场鉴赏会不仅展示了何东君的书法成就,更让我们看到了书法术语在实际欣赏中的重要作用。那么,这些看似深奥的书法术语究竟该如何理解呢?让我们一起来揭秘。

01

“锥画沙”:书法中的“黄金标准”

在书法术语中,“锥画沙”是一个既形象又生动的比喻,用来形容一种高级的用笔技法。想象一下,用锥子在松软的沙地上划过,锋利的锥尖平稳地切入沙面,行进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深度和力度。划出的痕迹两侧沙粒均匀隆起,中间沟槽深邃且边缘过渡自然,起止之处无明显痕迹,整个过程仿佛沙子自然而然地被推开。

这种物理现象被借用来描述书法中理想的笔画质感与运笔状态。具体来说,“锥画沙”包含了以下几个要点:

  1. 藏锋:如同锥尖不显露于沙面之上,“锥画沙”技法强调藏锋,即在书写时尽可能隐藏笔锋的尖端,使线条的起止处平滑而不显突兀,避免出现尖锐的棱角。这意味着书者在提按转折之间要巧妙地调整笔锋,使其始终“藏”在笔画内部,保持线条的浑然一体。

  2. 中锋:虽然“锥画沙”并非严格限定为中锋用笔,但其效果常常与中锋笔法相类比。中锋即笔尖处于笔画的中央,书写时笔毫铺开,墨汁均匀分布,形成的线条饱满、立体,具有良好的质感和厚度。如同锥划沙时两侧沙粒均匀隆起,中锋线条的两侧也应呈现出均衡的力量感。

  3. 力度与涩行:“锥画沙”还强调力度的渗透与行笔的涩感。笔锋在纸面上运行时,应有适当的阻力,使笔力能深入纸背,产生“力透纸背”的效果。这种涩行源于笔毫与纸面恰到好处的摩擦,既非浮滑无根,亦非滞碍难行,而是稳健而有节奏。

实现“锥画沙”的效果,不仅需要精湛的技法,更依赖于正确的书写状态和心态。书者应放松手腕,灵活运用指、腕、肘乃至全身之力,使得笔触自然流畅。同时,心态要宁静专注,摒弃杂念,全神贯注于笔端,让心、手、笔、墨达到高度统一。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才能真正做到“锥画沙”所要求的藏锋于内、起止无迹、力度饱满、质感浑厚。

02

“屋漏痕”:自然天成的笔法

如果说“锥画沙”强调的是力度与控制,那么“屋漏痕”则更多地体现了自然与随意。想象一下,雨水沿着墙壁缓缓流下,由于墙面的不平整,水流时而顺畅,时而停滞,形成了一条曲折蜿蜒的痕迹。这种自然形成的线条,既不呆板也不轻浮,充满了变化与韵律。

在书法中,“屋漏痕”被用来形容一种含蓄内敛、变化丰富的线条质感。它要求书者在运笔时,既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又要控制好力度,使线条时而流畅,时而凝滞,形成一种自然的节奏感。这种技法特别适合表现行书和草书中的连绵笔势,使作品更具生动性和韵律感。

03

“折钗股”:坚韧有力的线条

“折钗股”源自古代妇女头上的发钗。当一根柔软的金属钗被弯曲时,它不会轻易断裂,而是形成一个圆润而有力的曲线。这种特性被书法家用以形容一种既柔软又坚韧的线条质感。

在书法中,“折钗股”强调的是线条的弹性和韧性。它要求书者在运笔时,既要保持线条的流畅,又要控制好力度,使线条在转折处既不生硬也不软弱,形成一种既坚韧又富有弹性的质感。这种技法特别适合表现楷书和行书中的转折笔画,使作品更具力度和美感。

04

掌握书法术语,提升书法水平

对于书法学习者来说,掌握这些术语不仅是为了增加谈资,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法技巧。以“锥画沙”为例,当我们明白了这个术语的内涵,就能在练习中更有意识地去体会和追求那种藏锋、中锋和涩行的感觉,从而提升自己的笔法水平。

然而,很多书法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惑。比如,有人问:“零基础只能学楷书吗?”其实,书法入门并不是必须从楷书开始。毛笔书法可以从篆隶入手,硬笔书法如果喜欢草书,也可以直接学习。关键是要认真从笔法、结构、章法去学习,并不是大家理解的草书写得快,楷书写得慢。认真地去临帖,注重细节,草书也会写得很从容;达到一定的熟练度,楷书也可以写得很快。

还有人问:“有楷书基础的人是不是学行书就会比较快?”其实,楷书和行书很多地方是不同的,所以有可能你楷书形成的习惯,很难在行书中改掉。因此,有楷书基础的人,在某些方面,对行书的接受能力还会比零基础差一点。

学习古帖的时候,是不是要完全追求一模一样?其实,临帖是为了学习古人,那么你要学习古人什么?这个是要在临帖之前就搞清楚的,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一味地模仿,这样临帖,就算你跟古帖一模一样,也丝毫没有神韵。所以临帖首先要学会读帖,初学者自学可能面对古帖没有头绪,这个时候老师就变得很重要,有人告诉你从这个帖子中你应该学习哪些地方很重要。如果没有这样的老师,初学者建议精临,就是全力以赴学习古帖的元素,无论是笔法结构章法气息,因为不会选择,所以一股脑接受。那么相对精临,意临就是带有目的的去临帖,这样的临帖可能不会和古帖一模一样但是味道很浓郁。这样的临帖才是有效的学习过程。

为什么我的日常体很丑,练字可不可以速成,让我的日常体好看?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件事情如果你不用心就不可能做好。大家所指的日常体是什么呢?会议记录、课堂笔记、日常便签……这些场景中,大家的注意力全部都在其他地方,除非把字的写法完全变成肌肉记忆,不然怎么可能写得很好看?就算是字帖的书写者,也是郑重其事书写才写出来的。你又怎么可能随便写出来?所以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如果你练字,那么你可能学习了正确的写法,结合一定的练习,你可以把字写的很漂亮。但是就算你可以和字帖写的一模一样,你漫不经心写,也不可能和你全神贯注写一样,所以学习写字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去寻找一个字的重点、关键点,这样的内容比起一个字所有的元素来讲,就很容易记住了。等这样的内容变成你的肌肉记忆,那么你写字的时候就算漫不经心,也会很好看。

练字为什么这么难?首先书法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有艺术性也有实用性。如果让大家去学习钢琴,那么第一节课老师讲完乐理基础以后,大家绝对不会迫不及待大弹一曲,问老师我为什么弹得不太好?怎么样才可以闭着眼睛乱弹得很好听?但是练字就不一样了,大家不会学习一天就急着问:为什么我的日常体还是这么丑?隶书,延卿老师20年左右的书写经历给大家造成了很多的书写习惯,本来练习书法就是一种先把自己的习惯改掉,再把新的东西学进来的过程,习惯形成用了多少的重复,改掉习惯也需要多少的重复,这样说,大家应该知道为什么练字这么难了。如果20年的习惯,一个月改掉了,那么你这一个月的习惯,岂不是一天不练就又回去了?况且大家在练字的同时也要面对日常书写,所以练字难,就是这个原因,大家只有在学习的时候多多注意关键点,在日常书写过程中尽量放注意力在自己的字上,这样才可以尽快让自己的日常体好看起来。

书法术语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初学者可以从最基础的用笔术语开始,如“藏锋”、“露锋”、“中锋”、“侧锋”等,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结构和章法术语。同时,多观察名家作品,尝试将术语与实际作品对应起来,加深理解。最重要的是,将这些术语转化为实际的书写体验,在不断的练习中体会其精髓。

掌握书法术语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书法作品,更能指导我们的书法实践。正如何东君的书法作品所展现的,只有真正理解并运用这些术语,才能创作出“味厚神藏、气韵生动”的佳作。让我们从理解这些生动的术语开始,开启书法艺术的大门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