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内质网应激成癌症治疗新方向,多团队取得重要进展
靶向内质网应激成癌症治疗新方向,多团队取得重要进展
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折叠和修饰的重要场所。当内质网功能受损,导致蛋白质折叠错误或积累时,就会引发内质网应激(ER Stress)。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靶点。
内质网应激:癌症发展的“双刃剑”
内质网应激会激活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 UPR),这是细胞应对内质网应激的重要机制。UPR通过三个主要途径(IRE1α、PERK和ATF6)调控蛋白质折叠、降解和细胞凋亡等过程。在正常情况下,UPR有助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但在持续应激下,它也可能促进细胞凋亡。
最新研究表明,内质网应激与癌症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一方面,癌细胞可以利用UPR来适应恶劣的生长环境,促进自身生存和增殖;另一方面,过度的内质网应激也会诱导癌细胞凋亡,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揭秘内质网应激与癌症的关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胡颖课题组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揭示了内质网应激与DNA损伤应答(DDR)之间的新机制。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DNA损伤,并通过DNA-PK-NHEJ信号通路影响DNA修复过程。这一发现不仅阐明了内质网应激如何将应激信号传递至细胞核,还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在前列腺癌研究中,科学家发现靶向IRE1α(UPR的关键组成部分)能够重塑肿瘤微环境,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具体来说,抑制IRE1α可以降低免疫抑制性细胞的数量,同时增加CD8+ T细胞和NK细胞的浸润,从而提升免疫治疗效果。
内质网应激:癌症治疗的新靶点
中山大学周兴旺教授团队从中药吴茱萸中发现了一种名为DeHE的生物碱成分,它能够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蛋白DDIT3,有效抑制胰腺癌的生长和干细胞形成。这一发现为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胰腺癌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ICGEB中国区域研究中心则揭示了PERK-SRP14通路在内质网应激中的新机制。研究发现,SRP14蛋白在内质网应激条件下显著下调,其降解过程能够减少新生蛋白质转运至内质网腔,从而减轻内质网压力。这一机制的发现为开发靶向内质网应激的抗癌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展望未来
内质网应激与癌症关系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通过深入理解内质网应激在癌症中的作用机制,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更精准、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方法。未来,针对内质网应激的靶向治疗可能成为癌症治疗的重要方向,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