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样本
珲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生态保护样本
在中国东北的边境线上,有一片神秘的土地,这里既是野生虎豹的乐园,也是近万村民的家园。这里就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吉林省珲春市。
珲春市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与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接壤,是中国最大野生虎豹栖息地的一部分。这里不仅是70余只野生虎豹的安居之所,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地。
创新保护:科技赋能守护生态
在珲春,科技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力量。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构建了“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通过高清视频监控、AI识别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野生动物的全天候监测。
目前,该系统已监测到东北虎2.6万余次、东北豹3.4万余次,发布预警信息2万余次,识别准确率高达90%以上。这些数据不仅为科研提供了宝贵资料,更为保障人虎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人虎共存:创新机制化解冲突
随着虎豹数量的增加,人虎冲突的风险也在上升。珲春市创新性地建立了多项机制,以确保人兽和谐共存。
在珲春的密林深处,20座特殊的“避兽屋”已经建成。这些由铁皮建造的小屋,虽然外观简陋,却能在关键时刻为巡护员和村民提供安全保障。
“避兽屋”内部设施齐全,备有应急物资,可以维持几天的使用。珲春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巡护员杜佳兴介绍:“这些避兽屋相隔约两公里,明年还将在核心控制区推广,进一步提升安全保障。”
除了物理防护,预警系统也是人虎共存的关键。珲春市建立了由保护局、管护中心、乡镇和村屯组成的四级联防预警机制。当虎豹进入村屯三公里范围内时,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确保村民安全。
共享红利:居民参与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每个居民的义务。珲春市创新性地实施了生态管护员制度,让当地居民直接参与保护工作。
“我们从园区居民中选聘生态管护员,2023年选聘了7530户,2024年增加到7874户,每户每年可获得1万元生态管护补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珲春分局局长刘林波介绍。
这一制度不仅提高了居民收入,更增强了他们的保护意识。珲春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巡护员杜佳兴说:“村民们现在都成了半个专家,对虎豹的习性了如指掌。”
成效显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
经过持续努力,珲春的生态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稳定生活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野生虎豹数量已分别达到70只和80只左右,梅花鹿、野猪、狍等猎物种群数量增长1倍以上。
珲春的成功经验,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宝贵借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赵永革表示:“我们将继续推进生态保护工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未来,珲春市将进一步完善人虎冲突预警系统,探索更有效的栖息地与人类生活区隔离方案,加强科技手段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更多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