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业教授:推动我国老年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建业教授:推动我国老年医学事业高质量发展
王建业教授,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是我国老年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他长期致力于老年医学的临床、科研和教育工作,积极推动我国老年医学事业的发展。近年来,王建业教授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实现健康老龄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推动老年医学综合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王建业教授高度重视老年医学综合评估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他认为,老年医学综合评估是识别老年患者复杂临床问题的有效工具,能够为后续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北京协和医院举办的“协和老年综合评估进阶培训2024暨第14届协和—霍普金斯老年医学论坛”上,王建业教授强调,老年患者不仅存在医疗问题,还涉及心理、社会等多方面问题,需要通过综合评估进行全面管理。
在培训中,多位专家围绕衰弱-肌少症智慧评估与干预系统研发进展、老年认知障碍、老年口腔健康、老年吞咽障碍等专题进行了授课,内容丰富且实用。这些培训不仅有效传递了老年综合评估的最新知识,还培育和壮大了老年医学人才队伍,为推动我国老年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主动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王建业教授积极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的评审工作。在“老年人口颌系统健康维护和功能重建的技术创新及示范应用”项目启动会上,他作为技术专家,对项目实施方案提出了建设性的咨询建议。该项目由四川大学牵头,旨在建立老年人口颌系统健康维护和功能重建技术体系,形成可推广至各级医疗机构的老年口腔健康管理和诊疗服务模式,助力我国老年人主动健康。
推动老年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
王建业教授作为《老年安宁疗护病区设置标准》起草专家之一,为推动我国安宁疗护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标准规定了老年安宁疗护病区的床位数、功能区域设置、人员配备等具体要求,强调了人文关怀和个性化服务的重要性。王建业教授指出,安宁疗护团队应包括医师、护士、药剂师、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精神卫生工作者、营养师、医疗护理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多元化成员,以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照护服务。
在床位要求和设备配置方面,标准对“应当配置”和“建议配置”作出细致规定。例如,病床高度可调,并配备护栏,病床最低高度应在0.41米~0.53米。此外,还建议配备冰毯、冰帽、空气压力波治疗仪、坐式体重计等医疗设备,以及助浴床、移动洗头器等辅助设备。这些细致入微的规定充分体现了对老年患者需求的关怀。
积极推进中西医结合防治体系
在“健康中国建设揭榜公关项目”中,王建业教授积极参与中西医协同打造重大疾病/慢性疾病预防保健、治疗康复一体化健康服务体系的推进工作。该项目于2023年由国家卫健委立项,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中药协会、天津中医药大学共同揭榜。王建业教授在项目推进会上强调了中西医结合在老年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指出通过中西医联合防治可以更好地管理老年虚弱等慢性疾病。
项目活动包括社区义诊、慢病科普教育、互联网线上直播等,专家团队深入社区,为约200名中老年人提供义诊服务,并开展慢病防治科普宣传。这种“接地气”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公众对老年疾病防治的认识,也为构建中西医结合的健康服务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王建业教授在多个场合强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医学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他呼吁更多医疗工作者关注老年医学,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和研究,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目标共同努力。未来,王建业教授将继续在老年医学领域深耕,推动我国老年医学事业不断进步,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