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作家张粉丽:用诗意文字勾勒自然与乡愁
庆阳作家张粉丽:用诗意文字勾勒自然与乡愁
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有这样一位来自庆阳的女作家,她用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勾勒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田园画卷。她就是张粉丽,一位用文字捕捉自然之美的诗意作家。
张粉丽,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庆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庆阳。她的文字如同清风拂过麦田,带着泥土的芬芳和岁月的温柔。近年来,她的作品散见于《飞天》《散文选刊》等文学期刊,出版有散文集《风吹麦浪》《静夜听风》等。
《风吹麦浪》,这本张粉丽的首部散文集,2016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50余篇散文。这本书并非李健那首广为传唱的同名歌曲,而是一部充满诗意与乡愁的文学作品。书中,张粉丽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将自然与情感完美融合,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生命的韵律。
诗意的自然礼赞
翻开《风吹麦浪》,仿佛置身于庆阳的广袤田野。张粉丽用她独特的视角,捕捉着自然界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在《又是一年麦收季》中,她写道:“当第一缕晨曦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熟睡的脸庞,梦便醒了。窗外,布谷鸟的叫声此起彼伏,仿佛在催促着人们:麦子熟了,快去收割吧!”这样的描写,让人仿佛能听到麦田里传来的丰收喜悦。
在《年年岁岁槐花香》中,她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槐花盛开时的景象:“每年的四五月间,当春风拂过庆阳的山野,槐花便开了。一串串洁白的槐花,如珍珠般挂满枝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吸引着蜜蜂和蝴蝶纷至沓来。”通过这些文字,张粉丽不仅在描写自然,更是在诉说对故乡的深情。
思乡的深情诉说
张粉丽的作品中,思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月是故乡明》中,她写道:“无论走得多远,总有一轮明月,照亮着游子归乡的路。月光如水,洒在熟悉的土地上,也洒在游子的心头。”这样的文字,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愁。
在《父亲的麦田》中,她通过描写父亲与麦田的故事,展现了对亲情的深刻理解:“父亲站在麦田里,望着金黄的麦浪,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那笑容,是收获的喜悦,也是对土地的感恩。”这些文字,让人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张粉丽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读者的喜爱。她的文字,如同一曲曲自然的赞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与生命的韵律。同时,她对故乡的深情,也引发了无数游子的共鸣。
正如一位读者在书评中写道:“张粉丽的文字,如同一缕清风,吹过心田,带来宁静与美好。她让我们明白,无论世界多么喧嚣,总有一片属于自己的麦田,在心灵深处静静地守候。”
张粉丽,这位来自庆阳的女作家,用她的文字,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田园画卷。她让我们明白,诗意,不仅存在于远方,更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处风景,每一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