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绿色建筑引领未来新城建设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绿色建筑引领未来新城建设
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下简称“起步区”)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绿色低碳发展作为核心理念,通过政策引领、技术创新和实践探索,打造绿色智慧宜居新城区。
政策引领:构建绿色建筑发展新格局
起步区坚持规划先行,编制完善“1+5”绿色城市专项规划体系,即1个绿色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纲要和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市政、海绵城市5个专题研究,涵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中共济南市委关于加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率先建设绿色城市。
在政策支持方面,起步区新建安置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及政府投资的公建等项目全部执行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同时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这一系列政策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践探索:打造绿色建筑示范标杆
起步区在绿色建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在建绿色建筑约1400万平方米,其中高星级在建约1090万平方米,已建、在建超低能耗建筑项目约22万平方米。多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标识认证:
- 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基础设施项目B-2地块1#-6#楼获得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认证
- 起步区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人才公寓(A-3)等项目获得设计阶段超低能耗标识认证和近零能耗标识认证
- 都市阳台C-4项目(市民中心)获得LEED标识认证
- 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获“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
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起步区积极与国际先进机构合作,成立中新绿色科技研究院,聚焦可持续健康与老龄化科技、绿色金融科技、绿色能源、水膜科技、数字孪生科技以及医疗机器人和可持续制造科技等多个领域。研究院将开展精英博士、硕士、科创人才及博士后培养,为济南市及起步区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同时,起步区还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将在南洋理工大学现有2300多项知识产权中,甄选与济南市及起步区产业主导方向契合的部分知识产权进行转让、孵化,促进前沿科研成果转化及应用。
居民反馈:绿色建筑提升生活品质
起步区的绿色建筑实践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以崔寨再生水厂等项目为依托,综合考虑片区内的服务人群,深化生态场景应用,打造趣味休闲、科普教育、乐活康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主题公园,在降低“邻避效应”的同时,助力片区形成高品质生活圈。
此外,起步区还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数字孪生平台整合建筑信息模型、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实景三维等要素,完成对全域CIM2精度及12平方公里CIM5精度外立面模型建模。高精度复刻管委会创新中心、会展中心等标志性单体建筑,实现区域场景的昼夜光照变化、四季更迭及多达13种天气效果的逼真模拟。
未来展望:打造绿色智慧宜居新城
起步区将继续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以城市副中心示范区为重点,全面运用绿色技术,打造绿色建筑示范区。同时,将依据实际情况,择优、分时、分片逐步启动综合加能站、分布式光伏、新型物理储能、虚拟电厂等新能源项目落地。
随着绿色建筑实践的不断深入,起步区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绿色智慧宜居新城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