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大火持续蔓延,拜登紧急应对引发关注
洛杉矶大火持续蔓延,拜登紧急应对引发关注
洛杉矶大火持续燃烧已超过一周,这场灾难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也引发了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加州进入联邦紧急状态,全力投入救灾工作。此次灾难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专家认为全球变暖加剧了极端气候现象,从而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拜登政府的紧急应对措施和气候变化政策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拜登政府全力应对
面对这场加州历史上“最严重”的山火,拜登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拜登总统宣布加州进入联邦紧急状态,并指示联邦政府承担州政府100%的救灾费用,用于支付清除废墟、临时住宿和救灾人员加班费等费用。此外,联邦紧急措施署已启动“紧急需求援助计划”,向灾民提供750美元的一次性补助,以便他们购买生活必需品。
加州州长加文·纽森表示,尽管救灾团队借助有利风势在外围防线取得进展,但仍面临严峻挑战。目前,仍有15万人亟待强制撤离。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长哈维尔·贝塞拉宣布加州进入公共卫生紧急状态,联邦政府将全力协助应对山火造成的健康危机。
气候变化加剧火灾风险
这场灾难并非偶然,而是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又一例证。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行业服务室副首席杨晓丹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芳的研究揭示了气候变化与火灾之间的密切联系。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冬季降水推迟和干旱持续,强烈的季风“圣安娜风”持续袭来,冬季也出现了火灾。加州南部秋冬季节常见的圣安娜风,干燥且强劲,风速高达50-70英里/小时,不仅助长火势迅速蔓延,还给灭火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除了天气因素,地形也在助推此次大火。加州的地形东高西低,海拔高低悬殊,极易形成温度高且又干燥的风,这些大风不仅为火灾燃烧输送氧气,同时也导致山火迅速蔓延。加州地区被圣加布里埃尔山脉和圣莫尼卡山脉环绕,东西走向的山谷与圣安娜风路径重合,形成风力加速通道。同时,陡峭山坡产生"烟囱效应",导致热空气快速上升并加速氧气补充,使火势向上快速蔓延。
从整体气候背景来看,厄尔尼诺的影响也在助推加州大火。强厄尔尼诺事件可能会加剧加州地区的火灾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厄尔尼诺通常带来“湿转干”的天气模式:初期的充沛降水会促进植被茂密生长,形成大量潜在的可燃物;随后天气转为异常干燥少雨,植物迅速变干成为易燃燃料。这种“丰产—干旱”的组合效应,叠加强劲的圣安娜风,使大规模山火更易发生。
拜登气候政策面临挑战
拜登政府的气候变化政策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特朗普即将上任之际,拜登政府更新了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计划到203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61%-66%。这一目标虽然得到了部分专家的认可,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柳力认为,美国需要维持《通胀削减法案》及其他关键气候政策,并采取进一步行动才能实现目标。绿色和平东亚分部全球政策顾问姚喆则指出,该目标低于全球1.5度温控目标要求,也难以匹配美国的历史排放责任。而且,特朗普政府在气候政策上的保守立场将给目标落实带来不确定性。
全球气候行动亟需加强
洛杉矶大火再次敲响了气候变化的警钟。这场灾难不仅是一场自然灾难,也暴露出基础设施老化、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引发了对应急响应能力的深刻反思。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日益严峻的挑战,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正如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临时主任黛比·韦尔所说,清洁能源经济可以创造数百万优质工作岗位,振兴美国中部地区,并提升美国在全球的竞争力。这需要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全面合作,同时也需要私营部门的积极参与。
这场灾难再次提醒我们,气候变化不是遥远的威胁,而是已经到来的现实。它不分国界,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应对。正如拜登总统在应对加州山火时所说:“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全球气候行动。面对这场关乎人类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多的决心、智慧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