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行业在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事这个行业,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

非遗行业涵盖了众多领域,如纺织、陶瓷、木雕、漆器、剪纸、刺绣等,每一项技艺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和艺术价值。中国非遗资源丰富,总量近87万项,其中有42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居世界第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扶持,非遗行业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并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2022年1月5日,抖音发布的《2021抖音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抖音的覆盖率已经高达99.42%,相关视频数量同比增长149%,累计播放量同比增长83%。最受欢迎的十大非遗项目是豫剧、越剧、黄梅戏、秦腔、相声、京剧、花鼓戏、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陕北民歌和川剧,其中豫剧获7743万赞,越剧获5789万赞,黄梅戏获5305万赞。

2021年7月16日,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联合淘宝发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费趋势报告》显示,2020年,淘宝非遗消费持续快速增长,有14个非遗产业带年成交过亿,非遗老字号成交规模连续三年上涨。淘宝上非遗类活跃手工艺店铺数量已超过2.5万家,还有近5000家非遗相关店铺加入了原创保护计划。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区域分布相对集中,动态发展变化的特点,虽然面临诸多内部和外部困难,但在国家政策+资金双重支持下,非遗保护工作呈现数字化、跨界融合产业化发展态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已日趋成熟。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是一项事关民族精神命脉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民参与,需要科学的态度、发展的目光、资本和科技融合、现代企业化管理与非遗的深度融合,才能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巧妙地将传统非遗元素融入到成熟的物质产品中,实现非遗产业化。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非遗产品和文化需求将持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预计未来几年,非遗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尤其是随着90后和00后成为消费主力军,市场需求将更加旺盛。

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和互联网化加速:非遗的数字化和互联网化将成为趋势。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扩大非遗的传播范围和市场影响力。目前,已有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利用3D动画、全息全景技术等多媒体手段,从图、形、音、文立体化展示和传播非遗文化。

与旅游业深度融合:非遗与旅游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旅游产品将更加注重文化传统的展示和体验,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带来新的机遇。

加强保护与传承:政府将加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以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同时,培养新的非遗传承人也将成为重要的任务。

实现数字化转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等现代科技,将非遗项目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下来,让更多的人可以更加真实地体验非遗项目的魅力。

融入现代文化:非遗将更多地融入现代文化,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同时,这也有助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非遗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播非遗项目所蕴含的文化精髓。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