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竟是心血管健康“神器”?每天几颗最适宜
花生竟是心血管健康“神器”?每天几颗最适宜
花生,这颗看似普通的坚果,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为心血管健康的“守护神”。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多重健康功效,使其成为追求健康饮食的明智之选。
花生与心血管健康:数据说话
2021年美国心脏协会的一项研究显示,花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能够增强我们对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每天吃4-5粒花生的人,缺血性中风风险降低20%,全脑卒中风险降低16%,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13%。
花生的营养密码:心血管健康的“黄金配方”
花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油酸和亚油酸,这些“好”脂肪能降低“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血脂状况,进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此外,花生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B族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等多种功效。其中,维生素E能有效抵御自由基的侵害,保护血管细胞的完整性;B族维生素则参与能量代谢,为心脏提供持久动力。
多重健康功效:不止于心血管保护
抗癌效果:花生中含有β-谷甾醇,这是一种已被科学证实的抗癌物质,能有效促进癌细胞的分解、代谢及凋亡。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研究还发现,花生红衣中的原花青素-B2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果。
护胃作用:花生富含蛋白质,能中和胃酸;其脂肪成分可刺激小肠粘膜分泌肠抑胃液素,抑制胃酸分泌;磷脂成分对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晨起空腹细嚼10粒生花生,长期坚持,可辅助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反酸和嗳气症状。
滋养心脏:花生是辅酶Q10的良好来源,这种物质被誉为“心脏发动机”,能修复心肌细胞膜的损伤,增强心肌细胞弹性,使心脏的收缩与舒张更加有力。
提升大脑健康:花生中的卵磷脂以及多种氨基酸,如赖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对促进脑细胞发育、预防老年痴呆具有积极作用。
适量食用是关键
尽管花生营养丰富,但其热量也不容忽视。每100克花生的热量约为313大卡,远高于米饭的120大卡。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坚果摄入量应为10克左右,大约12颗花生,不宜过多食用。
特殊人群食用指南
高尿酸及痛风患者:花生属于高嘌呤食物,过量摄入可能会减少尿酸排泄,增加体内尿酸含量,增加痛风发作风险。
慢性肾病患者:花生是高蛋白食物,肾病患者肾小球过滤功能受损,大量蛋白质会带来较大负担,容易诱发蛋白尿,加重病情。
高血脂人群:花生含有大量脂肪,血脂高的人食用过多花生,可能导致血液中血脂水平升高,进而引发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健康食用方法推荐
水煮花生:熟食花生经过加热处理,其蛋白质结构发生转变,更易于被人体酶解,从而提高消化率。水煮是较为健康的选择。
醋泡花生:醋中的多种有机酸既能解腻增香,又具有清热、活血的功效,有助于血管保护。少量食醋还能提振食欲。制作方法:将花生米置于罐子中,倒入足够的醋以覆盖花生,密封后在阴凉处放置7-10天,每日食用5-10粒即可。
五红滋补汤:将花生与其他食材搭配,如大枣、红豆、枸杞等,不仅美味,还能增强营养价值。具体做法:将赤小豆洗净后,浸泡半小时,然后放入锅中开始熬煮;当赤小豆即将煮熟时,加入红衣花生米、枸杞和大枣(大枣需掰开去核);继续熬煮直至所有食材都变得软烂,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许红糖调味即可。
花生虽好,但也要适量食用。每天一小把花生,不仅能为心血管健康保驾护航,还能带来多重健康益处。但请记住,再好的食物也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如有相关健康问题,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