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浙江省中医院专家:中药煎煮这些细节最影响疗效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43: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浙江省中医院专家:中药煎煮这些细节最影响疗效

“中药煎煮看似简单,但其中的讲究可不少。”浙江省中医院中药部副主任金乾兴强调,正确的煎煮方法不仅能提升药效,还能减少不良反应。从煎具选择到火候控制,每个环节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疗效。

01

选择合适的煎具

金乾兴建议,煎煮中药应首选砂锅、瓦罐或瓷器,因为这些材质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不锈钢锅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需避免使用铁锅、铜锅或铝锅等金属器皿,因为这些金属元素活泼,可能会与中药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影响药效。

02

水质和加水量

煎药用水以洁净为原则,可选用自来水、纯净水等。加水量通常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考虑到不同中药饮片的吸水性各异,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量,以避免煎煮过程中药液烧干或药物焦煳,确保煎煮出的汤剂既充分提取药效,又不损失药物精华。

03

浸泡的重要性

在煎煮前应先将药材浸泡,这是为了让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解。通常使用冷水进行浸泡,避免使用热水,因为高温可能会破坏药材中的某些成分。浸泡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以确保药材充分吸水。值得注意的是,合格的中药饮片在加工过程中已经过了严格的炮制和洁净处理,一般不需清洗,如想清洗,需快速冲洗。

04

煎煮时间和火候控制

煎煮中药的时间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治疗目的来调整:

  • 解表类和芳香类药物:通常不宜久煎,以免挥发性成分丢失。一般建议在水沸腾后煎煮不超过30分钟。
  • 滋补类药物:由于需要充分提取药材中的营养成分,煎煮时间相对较长。通常在武火煮沸后,转文火再慢煎超过30分钟,以确保药效的充分释放。
  • 其他汤剂:一般先以武火煮沸,然后转为文火慢煎至规定时间,或根据医生的具体指导进行。通常需要煎煮两次,第二次煎煮时间比第一次略短,两次的药液混合后服用,以保证药效的均衡和充分。

05

特殊煎煮方法

有些药材需要进行特殊的煎煮:

  • 先煎:如矿物类、贝壳类等质地坚硬的药材,以及部分有毒的中药饮片,如淡附片、草乌、川乌等,通过先煎可起到降低药物毒性的作用。
  • 后下:主要指一些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或久煎易破坏有效成分的中药饮片,如砂仁、薄荷、大黄、钩藤等,一般在第一煎结束前一定时间(5~10分钟)时投入同煎,以免破坏有效成分。
  • 另煎(另炖):主要为一些贵细药材,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等,采用另煎(另炖)的方式,以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的药渣所吸附。另煎(另炖)得到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他药料所煎的药汁混匀后服用。
  • 包煎:是指中药饮片装入包煎袋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包煎袋应符合药用要求并有滤过功能,可选择纱布、无纺布等。有的药物含绒毛会对咽喉有刺激的如旋覆花等;有的黏液质多,加水后容易变黏稠,如车前子等。
  • 烊化(溶化):是指在其他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煮,同时不断搅拌,至溶化即可,也可单独用水或黄酒加热烊化,然后兑入煎好的药液一起服用。需要烊化(溶化)的中药饮片,一类是胶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另一类是易溶于水的药物,如玄明粉、芒硝等。
  • 冲服:主要指某些贵重药,用量较轻,为防止散失,常研成细粉制成散剂用温开水或其他药物煎液冲服,如三七粉、白及粉、三叶青粉等。
06

常见误区

  1. 不浸泡:煎药前的浸泡能帮助有效成分更好地溶出。如果直接煎煮,一些大片状的药材如茯苓,中心可能还是干的,影响药物剂量。

  2. 不盖盖子:大多数情况下,煎药时应盖上盖子,特别是含有挥发油的药材,如薄荷、藿香等,以减少有效成分的散失。

  3. 煎煮时间不当:不是煎得越久越好。长时间煎煮可能会导致有效成分的破坏,反而降低药效。

  4. 煎药不分次序:一些特殊药材如生龙骨、龟板、磁石等需要先煎,而薄荷、砂仁等则需要后下,否则会影响药效。

07

保存和服用注意事项

一般的中药材置于通风阴凉处保存即可,野山参、鹿茸、冬虫夏草等贵重药材需冷藏保存。冷藏可以有效延长这些药材的保质期,但要注意密封包装,防止受潮或串味。

在服用前检查药液是否有异常,如药袋鼓起、药液变味或有气泡等,这些可能是变质的迹象,应避免服用。

热水浸泡:将药袋放入热水中浸泡5~10分钟,使药液温度适宜后服用。
煮沸:打开包装,将药液倒入锅中,加热至沸腾后服用。
温服:中药最好在温和的温度下服用,避免过热或过冷,以免影响药效或对胃肠道造成刺激。

正确的煎煮方法是发挥中药最佳疗效的关键。遵循专业中医师的建议,掌握这些实用技巧,才能让中药真正成为我们养生保健的好帮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