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机器能否创造艺术?皮埃尔•于热用5个AI作品给出答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机器能否创造艺术?皮埃尔•于热用5个AI作品给出答案

人工智能是否能创造出具有思想的艺术?这是一个充满争议但又极具吸引力的问题。从20世纪50年代AI诞生以来,艺术家和研究人员就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本文将通过介绍皮埃尔•于热的个展《Liminal》中的多个AI艺术作品,探讨AI艺术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自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以下称AI)诞生以来,艺术家和研究人员就开始利用AI来创作艺术作品。20世纪60年代末,哈罗德·科恩(Harold Cohen)开发了名为AARON的绘画程序,能够 自主创作复杂的绘画作品


哈罗德·科恩《带装饰板的亚伦布面油画》 AI绘画

进入21世纪后,生成对抗网络的引入为AI艺术创作带来了革命性突破。近两年来,大型自然语言模型ChatGPT的文字与图像生成功能以令人惊叹的进阶速度持续刷新人类对人工智能艺术的认知, AI“入侵”艺术与美学领域成为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当然,就当下语境而言,人工智能艺术 在当下是充满争议性的 ,例如2022年12月,超过千名画师在全球知名的视觉艺术网站Artstation上发布“反AI”图标,以此发起抵制AI绘画运动,旨在保护数字艺术的版权并质疑AI艺术的艺术性。

人们普遍质疑人工智能所生成的作品只是无意义的“抄袭”。即,对于 人工智能是否可以创造具有思想的艺术作 ,艺术家们不得不深思。

于此,将目光放到皮埃尔•于热(Pierre Huyghe)的个展 《Liminal》 (阈限)。

Idioms:人工智能是否能创造有思想的艺术

“Idioms”是Pierre Huyghe在2024年创作的新作品。这是对《宿主与云》中LED灯光面具的现代演绎,作品旨在 通过AI创造一种新的语言 ——一种不受人类声音和词汇约束的语言,是在传感器与世界(生物与非生物、人类与非人类)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语言。

面具上的传感器监视着他们所在的房间和他们遇到的访客, AI将逐渐把这些信息转换成一种全新的语言 。例如,随着时间的流逝,Idioms会想出“门”、“人类”或“写作”的单个词语——然后逐渐开始建立一本字典, 直到它们能够彼此交流 。它们的学到的、转化的单词每天都在积累。

令人欣喜的是,在展览开幕前不久,两个Idioms跪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面对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巨大黑匣子,这是个能能发出环境音乐和纵横交错的光束“自动生成仪器”(也装有环境传感器) , 对于这个艺术装置,Idioms产生了几个回应音节 ,当他们额头上的 LED 屏幕发出金色光芒时,这些音节断断续续地重复着。他们的话是嘶嘶的低语,听起来很像“ 这是什么 ?”

这是个极好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所有试图赋予人工智能艺术时代意义与新转变的艺术家所需要面临的问题—— 真正的魔法往往发生在幕后的某些硬盘驱动器上,而不是AI本身。

Umwelt—Annlee:人工智能艺术与其他艺术该如何被区分

“Uumwelt”为脑电波传感装置。它能够捕捉人类的思想并将其直接投射到大屏幕上,并以3D打印的形式展现为雕塑。可以见得, Uumwelt是以技术为导向的作品 。它所生成的图像是人类本身的思绪逻辑,作品的内涵亦是艺术家所赋予的,与Idioms完全不同。

但令人悲伤的是,就观众观看体验而言,他们 或许很难发觉或承认自己所观看的作品是AI生成的 ,哪怕是在《 Liminal》——尽管在Idioms,它们将一台闪烁的服务器堂而皇之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游客更会倾向于将Idioms理解为行为艺术作品。正如前文所说—— 真正的魔法往往发生在幕后的某些硬盘驱动器上,而不是AI本身。

Echoes of the Earth:人工智能该如何创造有意义的艺术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将目光注焦到其他AI艺术作品上,Echoes of the Earth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个作品由被 灌输了地球雨林与珊瑚礁实景照片的AI实时生成 ,游客可以漫步其中,感受沉浸式的“人造现实”。有媒体称,这些画作让人们“惊呆了一个多小时”。

但《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的杰里 · 索尔茨(Jerry Saltz)写道: “整个东西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高科技熔岩灯”,AI的工作只是无意义的转换与缝合,它无趣且庸俗,“ 不会干扰你内心的任何东西 ”。

对于当代艺术家来说,自从2022年 ChatGPT 首次亮相以来,AI技术对于艺术界的“侵入”已势不可挡,直至如今,人工智能无处不在。但是随着这项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突出, 艺术家们对AI的使用可能会让人觉得陈腐且毫无意义 ,正如Echoes of the Earth所表现的那样。

即AI技术如何规范使用、如何 创造出具有意义的AI艺术作品 ,是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虽然暂时没有答案,但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人工智能想要创造有意义的艺术,正如索尔茨所认为,“ 它就必须提供自己的视野和词汇 。”

Camata:在人工智能艺术中AI该如何取得主导地位

再将目光重新放回《Liminal》,另一个由AI参与的艺术作品“Camata”展现了“人工智能艺术是否能创造有意义的艺术作品”这个问题的 另一层疑虑

在世界上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机器人的四肢包围着一具骨骼,执行着一个神秘的仪式。当《Liminal》展览现场附近的传感器 感受到客人数量变化或者天气变化时AI将会 实时编辑 Camata所呈现的画面,并且无论何时再去看都不会看见两祯完全相同的画面。

尽管策展人 Anne Stenne 澄清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 x”——“ y”的过程。例如,如果只有一个人参加展览,那么人工智能编辑就不会自动选择在晚上拍摄的镜头——但作为一个外行,或许 很难理解为什么人工智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 如果编辑是非智能机械随机生成的,工作会有什么不同吗?

甚至观众 或许会开始质疑装置是否真的由AI制作 ,而不是由藏于幕后的人类操纵的——特别是在艺术家不愿意分享作品幕后运行方式的情况下。

Me + You:艺术家们正在做出的努力

“Me + You”是一个 交互式人工智能(AI)装置和光雕塑 ,在历史史密森尼学会工艺大楼的圆形大厅展出。

它鼓励观众走近中央模块并在麦克风前说一个有关未来的单词,每个说出的单词都经过一个 能够将单词与特定的颜色和情感相联系的AI语言模型处理 。根据单词及其语调,该装置会在LED屏幕上生成一系列颜色和不同的频闪。再由周围墙面的较大屏幕整合,展现集体输入的结果。

与Idioms相比,Me + You的人工智能依旧是处于掌控之中的,但它也确实“剥离”出了人类情感的一部分,并予以学习,就像是章鱼根据景物改变了自己的体色一般, 它为自己染上了“情绪”的颜色。

我们也至少可以看到一个趋势,艺术家们逐渐希望人工智能经由“人工学习”,理解并达到一些 艺术家们无法去做的事,一些无法掌控的事 ,这是一些关于“未来”的可能性。譬如Idioms的生成语言,尽管有时会是一些不和谐的噪音;它们会受到吵闹的参观者的过度影响会以某种方式反击,譬如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样的话。但这正是令人兴奋的,正如前文所说的, 提供了自己的视野和词汇

Conclusion:关于未来的一些思考

AI的优势在于可以大量整合信息,然后输出或推理、或混合或无序的结果。而往往,这些信息来源于人类,那么基于人类信息所诞生的AI艺术, 最终的意义与思考是否也应该导向人类? 正如Idioms,这些奇怪的蒙面人引发了关于人类与非人类之间关系的问题。

上世纪六十年代,「电脑艺术」风靡全球,展品遍及伦敦、斯图加特、札格拉布、拉斯维加斯等地。一位当代作家表示: “也许电脑永远不可能自己创作出一幅画”,并谨慎地指出: “但至少有一位专家认为,这种艺术代表着一种真正的新艺术形式”。 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人工智能艺术会成为艺术门类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1. https://www.suchireddy.com/artwork/me-plus-you
  2. https://observer.com/2024/07/art-review-pierre-huyghes-show-in-venice-liminal-punta-della-dogana-video/
  3. https://refikanadol.com/works/echoes-of-the-earth-living-archive/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