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调整饮食结构,植物性食物占比超五成可预防牙周炎
专家建议:调整饮食结构,植物性食物占比超五成可预防牙周炎
“饮食调整是维护口腔健康的关键环节。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的最新研究发现,多吃全谷物、水果和蔬菜等健康植物性食物,不仅有助于预防牙周炎,还能维护全身健康。这一发现为我们的日常饮食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植物性食物的口腔健康密码
研究显示,健康植物性饮食的质量是影响牙周炎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钾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对维持牙齿和骨骼矿物质密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中和口腔中的酸性物质,保护牙釉质,促进再矿化过程,从而防止蛀牙。同时,钾还参与血液凝固过程,有助于口腔伤口的愈合。
富含钾的食物包括香蕉、橙子、土豆、菠菜和牛油果等。这些食物不仅口感好,而且对口腔健康大有裨益。此外,全谷物、水果和蔬菜富含纤维,能促进唾液分泌,帮助清洁牙齿表面,减少菌斑滞留,从而维护牙周健康。
调整饮食结构,守护口腔健康
为了确保饮食质量,建议将植物来源的食物比例调整至50%以上。在日常饮食中,应优先选择全谷物、水果、蔬菜、坚果、豆类、植物油和茶/咖啡等健康植物性食物。同时,要减少不健康植物性食物的摄入,如果汁、含糖饮料、精制谷物、糖果/甜点等。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植物性食物都对口腔健康有益。例如,含糖饮料、果汁、炸薯条等不健康植物性食物,因含有大量糖分和添加剂,反而可能对口腔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选择植物性食物时,应注重其营养价值和加工方式。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样重要
除了调整饮食结构,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一环。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2分钟,使用含氟牙膏,配合使用牙线和漱口水,可以有效清除牙菌斑,预防龋齿和牙周炎。此外,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口腔问题,也是保持口腔健康的关键。
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副院长徐淑兰教授强调:“养成健康的植物性饮食方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她建议,首先应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丰富植物性食物的种类;其次,减少红肉及加工肉类的摄入,选择植物性蛋白或鱼类等优质蛋白;最后,选择全谷物,减少精制谷物的摄入。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健康植物性食物的比例,配合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我们可以有效预防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维护口腔健康。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实现全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