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运动+饮食,告别神经末梢困扰
冬季养生:运动+饮食,告别神经末梢困扰
随着冬天的到来,你是否感觉手脚总是冰凉,甚至有些麻木?这可能是神经末梢受损的症状。别担心,通过合理的运动和饮食调整,你可以轻松缓解这些不适,让身体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活力。
运动养生:促进血液循环是关键
冬季运动养生讲究顺应自然,不宜进行太过剧烈、消耗过大、大汗淋漓的活动,以免损伤阳气。有户外锻炼基础、身体条件比较好的年轻人,可以继续保持运动,但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在运动前做好热身,出汗后尽快擦干,以免毛孔大开,寒邪侵袭引起感冒。
身体基础不太好的人,如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患者等,如果想外出运动,应尽量安排在太阳升起、气温回升的时段。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传统保健运动强度适中、安全性高、老少咸宜,而且对场地的要求小,在家中也可进行。
饮食调理:补充关键营养素
冬季养生,饮食调理至关重要。维生素B族和欧米伽-3脂肪酸是两种关键的营养素,对神经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B族是一组水溶性维生素,对于细胞代谢及合成红血球有着重要的作用。每种维生素B均以其具体编号或名称来表示,尽管它们具有相似的名称(如维生素B1、B2、B3等)。每种维生素B都是参与关键代谢过程的辅助因子(通常以辅酶形式存在),或是制造维生素B所需的前驱物。它们有助调节新陈代谢、维持皮肤及肌肉的健康,增进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包括促进红血球的产生,从而预防贫血的出现),其中维生素B1、B6和B12有助保护神经组织细胞,而维生素B2则具有抗氧化作用,植物能自然合成维生素B2,但人类及动物一般不能自然合成,必须从食物获取。维生素B2是维持动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如果缺乏则有可能导致生长停顿或局部损害。
维生素B于肉类、蛋类和奶类制品中的含量较为丰富,尤其集中于肉类,如火鸡、吞拿鱼和肝脏等。加工后的碳水化合物(如糖和白面粉)中的维生素B含量往往低于未加工的碳水化合物,在整个未经加工的碳水化合物为基础的食物中也发现到少量维生素B。正因如此,许多国家(包括美国)的法律要求在加工后把维生素B的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和叶酸重新添加到白面粉中。在食品标签中,这就是所谓的“浓缩面粉(Enriched Flour)”。
维生素B的来源还包括荚果(豆类)、全谷物、马铃薯、香蕉、辣椒、丹贝、营养酵母、啤酒酵母和糖蜜。尽管用于酿造啤酒的酵母使啤酒成为维生素B的来源,然而由于饮用乙醇会抑制硫胺素(维生素B1)、核黄素(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B3)、生物素(维生素B7)和叶酸(维生素B9)的吸收,因此其生物利用度从差跌至负。此外,上述每项研究均进一步强调,饮用啤酒和其他含酒精饮料的增加会导致这些维生素B的净亏损,以及与此类缺乏症相关的健康风险。
由于植物产品中的维生素B12含量不高,而纯素食者不能透过饮食摄取,这使得维生素B12缺乏症成为纯素食者的重要问题。植物性食品制造商有时会报告维生素B12的含量,从而导致人们对维生素B12的来源产生困惑和混乱。产生混淆的原因是,用于测量维生素B12含量的标准美国药典(USP)方法是无法直接测量维生素B12的。相反,它测量对食物中的细菌反应。在植物来源中发现维生素B12的化学变体对细菌具有活性,但无法被人体使用。同样的现象也可能导致其他类型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含量显著超标的报告。
常见增加维生素B摄入量的方式是透过使用膳食补充剂。维生素B通常添加到能量饮料中,其中许多已跟大量维生素B一起投放市场销售,声称这将让消费者“在你的一天的航程中,不会感到紧张不安和绷紧”。然而一些营养学家对这些说法持批评态度,例如指出,尽管维生素B确实“有助于释放食物中的能量”,但大多数美国人从他们的饮食中就能轻松获取必要的份量。
由于维生素B具水溶性,因此过量的维生素B通常很容易排出体外,尽管它个别地吸收,但使用和代谢可能会有所不同。由于吸收问题和对能量产生的需求增加,老年人和运动员可能需要补充B12和其他维生素B杂的摄入量。在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也可以透过注射维生素B,特别是维生素B12,以逆转该缺乏症的情况。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基于血浆中的硫胺素浓度低的高患病率,与糖尿病有关的硫胺素清除率增加,他们也可能被建议补充硫胺素。同样,早期胚胎发育中的维生素B9(叶酸)的缺乏症是跟神经管缺陷(英语:Neural tube defect)有关。因此,通常鼓励正在计划怀孕的妇女增加日常饮食中叶酸的摄取量及/或服用补充剂。
欧米伽-3脂肪酸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研究显示,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大脑功能有益,有助于改善认知能力。富含欧米伽-3的食物包括深海鱼类(如三文鱼、鲭鱼)、亚麻籽油和核桃等。
此外,中医调理方法也值得借鉴。冬季手脚冷可能与阳虚等中医理论中的体质状态有关。调理方法包括药物调理、饮食调理和物理调理。平时可以适当吃些温性或者热性食物,如桂圆、大枣、韭菜、羊肉、核桃、橘子、肉桂、生姜等,来改善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怕冷的现象。食疗的效果相对比较慢,比较适合轻症人群,而且需要长期坚持。艾灸具有温经散寒、调理气血的功效,可以减轻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怕冷的症状。常见穴位有足三里、腰阳关、太溪等,可以根据具体病情灵活调整穴位。还可以通过泡脚的方式改善,每天睡前泡脚20分钟左右,可以促进气血循环,达到温经散寒的作用。
调整作息:早睡晚起养精神
《黄帝内经》指出,“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人们应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晚起,等太阳升起后再起床。不过,现代人为了工作冬天也要早早起床,这就需要我们尽量早睡,保证充足的睡眠。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不提倡睡懒觉,因为太阳升起时也是人体阳气升发之时,人们最好处于兴奋和活动的状态,如果日上三竿还在睡觉,会导致人体气机壅滞、气血流通不畅。
通过合理的运动、科学的饮食和良好的作息,你可以轻松应对冬季的神经末梢困扰,享受一个健康、温暖的冬天。